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2023中國百強縣:陜西上榜2席!

時間:2023-09-07 22:45:53    來源:騰訊網    

神木市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區域發展的基石,縣域是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陣地。

7月25日,賽迪顧問發布《2023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對全國縣域經濟進行了綜合評價和排名,揭示了縣域經濟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資料圖片)

2023賽迪百強縣設置評價“雙門檻”,即GDP≥6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億元,從經濟實力、增長潛力、富裕程度、綠色水平4個一級指標,以及8個二級指標、27個三級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百強縣:陜西神木、府谷上榜

研究顯示,2023賽迪百強縣呈現如下特征:

從發展規模看,百強縣中進入“GDP千億俱樂部”的縣域達到54個,蘇浙兩省保持領先,分別有23、16個縣市入圍百強,且前10名中,江蘇獨占6席,其中昆山成為全國首個GDP突破5000億元的縣級市。閩湘皖蒙省(區)內差異較大,魯鄂川三省發展潛力較大。

百強縣中,西部地區的數量達到了14個,較2021年增加了4個。陜西上榜2個,分別是:神木市(第32位)、府谷縣(第99位)。

從發展水平看,百強縣與“粵蘇浙魯”等經濟強省體量相當,百強縣進出口總額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可與“粵蘇浙魯”等經濟大省比肩。

從發展動能看,固定資產投資強勢拉動百強縣經濟增長,百強縣第二產業增加值超過“粵蘇浙魯”。

從富裕程度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彰顯百強縣“富民”與“強縣”并重,百強縣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比重低于發達省份,城鄉人均收入占比較高。

研究指出,百強縣發展有三大模式:

一是江蘇、浙江為代表的“狼群模式”,江蘇、浙江縣域經濟發展相對均衡,縣域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相互競逐;

二是福建、山東、湖北、四川、湖南為代表的“雁行模式”,形成省內縣域經濟“雁行”梯隊式發展格局;

三是貴州、山西、江西、河北、云南的“獅王模式”,集中培育核心典型縣市,把其打造成為標兵,引領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陜西縣域經濟整體偏弱,生產總值200億元以下的縣(市)達61個,且40%以上經濟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成為了制約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瓶頸。

為此,根據規劃目標,“十四五”末陜西全省縣域生產總值要達到1.6萬億元,新增22個縣生產總值跨上100億元臺階(累計30個),新增17個縣跨上200億元臺階(累計31個)、新增3個縣跨上300億臺階。其中,全國百強縣將達到3個、西部百強縣達到14個,發揮領跑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的堅實作用。

府谷縣

??版權聲明Copyright statement

關注長安范兒,專注西安解讀陜西,讀懂中國!

- END -

長安范兒

有態度的生活方式

最有范兒的生活服務型平臺

與長安范兒,專注西安解讀陜西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