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山東:消費券引發“乘數效應” 如何發放離不開“精準”二字

時間:2020-08-06 13:38:18    來源:大眾日報    

全省發放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券1.29億元,直接帶動消費5.81億元……8月5日下午,第四屆山東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季新聞通氣會上公布了消費券發放的最新成績單。超億元的刺激政策之下,消費券杠桿效應究竟如何?如何發放才能釋放出最大效果?

消費券引發“乘數效應”

打開“齊魯文旅云”平臺,選中一套虎頭鞋禮盒,原價360元,店鋪惠民價讓利了10元,再領70元政府補貼的消費券,全程不到5分鐘,臨沂市民鄧先生最終以280元的價格買下這份心儀的“新生滿月禮”。

另一端,身在夏津的店鋪老板張曉云,接單、選貨,麻利打包,一氣呵成。她說:“參加消費季活動,是真走對了!”張曉云是農民家的孩子,做虎頭鞋是她最大的愛好,以前只想著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沒有知名度更談不上銷量。縣文化和旅游局動員她參加消費季,讓虎頭鞋的發展進入了新天地。到目前為止,店鋪共使用省、市、縣消費券11萬元,銷售虎頭鞋2000多件套,營業額達到100多萬元。

“惠民消費季,是真正地惠民惠企。”張曉云把理兒說得透,“就是政府出錢,幫企業作了宣傳,為老百姓消費省了錢。”

記者注意到,消費券不僅可引發連帶消費,還具有“乘數效應”,特別是在幫扶中小微商家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據省文化和旅游廳產業發展處處長張百科介紹,第四屆山東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季采取財政直補消費者、商家優惠折扣等方式,省、市、縣三級財政落實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資金1.5億元,截至目前,全省發放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券1.29億元,直接帶動消費5.81億元;征集各類電商平臺14家,參與文化和旅游企業11024家,上線文旅產品及服務32萬余件;籌劃開展樂游齊魯、樂賞齊魯、樂享齊魯、樂購齊魯、樂活齊魯、樂智齊魯六大系列3255項主題活動,累計參與人次4624萬,直接帶動消費6.46億元。

如何發放離不開“精準”二字

消費券只有被花出去,才能真正起到促進消費的作用。因此,在如何發放消費券上,從平臺選擇、票面設定到交易功能,每一步都事關消費券使用效果。

“今年在繼續簡化領券流程的基礎上,更加合理地規劃發券節奏,增加發券種類。”張百科介紹,本屆消費季自啟動以來,每周二上午十點準時發放惠民消費券,將惠民消費券劃分為通用券、旅游券、演藝券、活動定向券四種類別,設置了10元、20元、30元、50元、70元、100元6種面額。截至目前,已發放通用類惠民消費券十三批,共計910萬元;旅游類惠民消費券十二批,共計1200萬元;定向惠民消費券十七批,共計350萬元;演藝類惠民消費券九批,共計330萬元。

定向券活動,是全省文旅消費的一大創新點——鼓勵老百姓走出家門,在活動現場領券、消費,可逛、可賞、可買的“活動+消費”新模式,增強了消費者的參與性、體驗性、互動性。目前,全省已連續舉辦20余場定向券活動,周周有熱點。例如,“第四屆山東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季非遺購物節”,面向全省發放30萬元省級非遺類定向券,濟南、青島、濰坊、煙臺、臨沂、日照、東營同步發放549萬元非遺產品定向券。根據線上數據統計,10萬余名消費者報名參與活動,直接帶動消費3472萬元。

此外,大數據統計為精準發放消費券提供了依據。數據展示系統能實時動態展示全省消費季開展情況,包括拉動消費、使用額度、使用年齡構成、使用分布區域等動態圖示。平臺按照“省+16市+區縣+企業”四級聯動模式運行,統一部署、統一發券、統一大數據管理。

探索成功的市場化運營模式

對于如何進一步發揮惠民消費券的作用,張百科認為,要堅持政府力量和市場力量相結合,從供給和需求兩端發力,挖掘消費券的新潛力。“青島市突出市場化運作,以政府資金為引導,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開展企業優惠券發放活動,率先組織簽約文旅企業和商戶發放企業優惠券,首批65家文旅企業集中發放1.2億元企業優惠券,有效帶動青島市文旅消費。”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產業發展處處長齊菁介紹說。

張百科表示,目前,消費季以財政資金補貼文化和旅游消費為引導,聯合中國銀聯等金融機構和攜程等大型在線旅游企業開展惠民促銷活動,同時支持各行業各種類型的公益和電商平臺參與,鼓勵企業在消費季外開展營銷活動。努力推動惠民消費季活動拓展至全年,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季。

在發放模式革新的同時,發放對象也應更有針對性,如更聚焦弱勢群體、老年群體等。記者了解到,消費季將面向全省58個財政困難縣征集文化旅游企業和產品,設立200家扶貧專賣店和電商扶貧館,開設扶貧專區,組織發放100萬元扶貧專用券,著力推介貧困地區文化和旅游產品及服務,努力把山東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季打造成為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品牌。(張依盟 劉英)

關鍵詞: 山東 消費券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