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熱圖 > 正文

“1+4+107”茶產業鏈條促群眾增收致富

時間:2023-04-26 17:59:09    來源:云嶺先鋒網    


【資料圖】

臨滄市永德縣勐板鄉忙肺村茶葉種植歷史久遠,是云南大葉種茶的原生地之一。歷經20余年的發展,忙肺茶逐漸從“小山頭”進入臨滄茶葉“四小龍”行列。全村茶葉種植面積5867畝,毛茶年產量170噸,農業產值4000余萬元,現有茶葉初制所107家,2023年春茶(毛茶)價格均價為720元/公斤,最高單價1600元/公斤。

結合云南省“一帶四區”黨建新版圖,依托臨滄市提出的“一廊一帶一片一道”建設,為有效激發茶產業資源,忙肺村充分聽取茶企茶農意見,進一步理順村黨組織領導下的“1+4+107”的茶產業發展鏈條體系,構建了村黨組織抓統籌保發展、村聯合社抓調度保市場、4個自然村合作社抓規范保質量、107個初制所抓生產保增收的“四抓四保”機制,在引領忙肺茶產業組織化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村黨組織抓統籌保發展。村黨組織以提升統籌力、組織力、服務力為著力點,開展包保監督、長期性培訓,定期召開茶農代表會議及時研究解決全村茶產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探索實踐“村黨組織+聯合社+合作社+初制所+農戶”的茶產業發展模式,把黨組織、黨員與聯合社、合作社、制茶企業、茶農緊密團結起來,盤活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凝聚起共同呵護忙肺茶品牌、共同做好忙肺茶的思想共識。在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設置“客商服務站”,指定專人負責,在村內顯眼地方粘貼服務電話,及時為遇到困難客商提供服務。盤活資源,理順忙肺古茶鎮展廳、茶室、集體茶園等產權關系增加集體經濟收入,整合全村茶葉資源,積極對外尋找銷售訂單,通過銷售服務費增加集體經濟收入。

村聯合社抓調度保市場。在村級成立了忙肺村茶之韻聯合社,將村內107戶茶葉初制所吸納為社員,按自然村組建4個分社。村聯合社根據下屬合作社訂單情況和原料情況,調度轄區內其他合作社及時補缺。積極宣傳推廣“統一包裝定制、戶冊編號區分”品牌識別保護模式,有效遏制了市場上假冒偽劣產品的沖擊;發揮村規民約的有效約束作用,對惡意擾亂鮮葉價格,或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私自售賣成品茶的初制所進行黑榜通報,并對其信用級別進行限制,一定程度上維護了茶產業交易市場秩序;組建了茶葉源頭質量管控有償服務隊,設立3個卡點防止外地茶葉流入,保障了忙肺茶品牌。

4個自然村合作社抓規范保質量。4個自然村合作社積極配合縣級相關部門開展生產技能培訓、食品安全檢查等工作,對初制所規范生產流程進行監督。定期邀請駐村茶技師將茶葉栽培、管護、采摘、制作等培訓技術送到茶園、送入百姓家,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科學管護茶園,提高生產技能。同時,實行“茶山控制”管理,對原料進行源頭把控,積極推廣“茶紋鏈”溯源系統以及“一餅一碼”,進一步提升茶葉品質,塑造“大忙肺”品牌。

107個初制所抓生產保增收。各初制所引導茶農認真落實《勐板鄉茶園潔凈行動倡議書》內容,層層監督茶農科學管護茶山,對不規范施肥、茶園環境維護不到位的茶農降價收購其鮮葉。指導茶農科學采摘、保量保質、保價優先收購;面對市場越來越高標準、多元化的品質需求,107個初制所主動改進生產工藝、提升茶葉多種類、多口感加工制作能力。今年春茶季生產曬青毛茶39噸,已售70%左右,均價與去年相比略有上浮,為茶農增收1800萬元。

永德縣委組織部供稿

責任編輯:譚江華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