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熱圖 > 正文

內蒙古自治區首家“村社區集體經濟孵化中心”在東勝區成立 世界看熱訊

時間:2023-06-18 20:16:04    來源:正北方網—《內蒙古日報》    


【資料圖】

一盤紅公雞,烹飪一個產業鏈條;一根艾柱,燃起一個產業煅面……從一個個小微項目點的引進,再以項目促鏈條,形成日趨成熟的產業互動鏈條。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幸福街道聚力黨建、服務群眾,不斷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全力做好民生微實事。

6月16日,“黨建引領助推城郊發展,合力共建壯大集體經濟”東勝區幸福街道村社區集體經濟項目招商發布暨啟動儀式舉行,活動中為幸福街道“村社區集體經濟孵化中心”揭牌,進行了幸福街道村社區集體經濟項目合作簽約,初訂項目金額5500萬,黨建共建企業20家,村社區集體項目簽約企業22家。

今年以來,幸福街道黨工委充分發揮統籌謀劃作用,圍繞建立“村社區+社會組織+村社區集體經濟”的為民服務新模式,探索地、企、社區良性互動,制定出臺《發展壯大村社區集體經濟基層創新行動方案》,成立內蒙古首家“村社區集體經濟孵化中心”和卾爾多斯市首家“社區金融工作服務站”。同時,街道黨工委為各村社區努力協調,注冊成立公司,并于6月16日正式掛牌運營。截至今年4月份,幸福街道率先實現8個村社區全覆蓋注冊村社區集體經濟公司,并通過招商引資為村社區協調入駐企業,努力找訂單、談合作、保增收、促民生,帶動轄區居民創業就業。“街道給我們搭建了紅公雞產業平臺,為村民致富、增收找到了新路子,相信我們的紅公雞產業一定能做大做強!”倪家梁村民李二存說。

項目鏈條賦能基層發展,產業扇面提振城郊活力。今后,幸福街道將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以增強村社區集體經濟“造血”功能為著力點,努力打造村社區集體經濟三大亮點,發展村社區集體經濟兩個樣板,搭建一個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3+2+1”融合平臺,探索城鄉融合發展、促進集體經濟的新模式,多元化科學開發鄉村“資”源、盤活集體“資”產要素配置、合力引導社會“資”本合作,聯動幸福街道村集“體”、社區經濟聯盟“體”,三資聯動兩體共同發力,呈現出多點開花、多元發展的良好態勢,最終實現將村社區集體經濟收益投入村社區公益項目,反哺村社區民生事業。(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王林喜)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