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每日視訊:云南廣南:城鄉低保打通服務困難群眾“最后一公里”

時間:2022-08-29 17:28:53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

城鄉低保打通服務困難群眾“最后一公里” 供圖

城鄉低保是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基礎性制度安排,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堅持把城鄉低保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將困難群眾全部納入低保對象,做到“應保盡保”“按標施保”,打通了服務困難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家住廣南縣那灑鎮董德村委會法多倮村小組的權開郎戶是一個多殘家庭,父女均無撫養能力。“權開郎家的情況比較特殊,他今年已有87歲高齡。女兒精神殘疾,生活不能自理,今年7月送文山州凱鴻精神病院住院治療,尚未康復。兩個孫子大的11歲,小的只有6歲......”。還未到權開郎家,隨行的那灑鎮社會事務辦工作人員王如意便向記者介紹了他家的情況。

“針對權開郎家的情況,我們將他家的生活進行‘兜底’,一家4口全部納入農村低保,享受A類標準,每月領取低保金1600元,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了保障。”王如意說。

走進權開郎家,只見權老一人在家,兩個孫子都上山放牛了。環顧家中,雖然大件物品不多,但該有的也都有了,生活過得還算殷實。

“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們一家人享受(農村)低保,每人每月能領到400元,4個人就是1600元,每個月都是直接打到卡上,再加上老年錢,生活好過啦!”談及農村低保,權開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52歲的沈鳳蓮是那灑鎮那灑社區7組居民。五年前,丈夫因病去世。2019年3月,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再致兒子不幸去世,兒媳肢體殘疾。

針對沈鳳蓮戶家庭突然變故,鎮政府和那灑社區工作人員通過分析研判,決定將其兒媳和年幼的孫子納入城市低保,每人每月享受低保金480元。“兩個人每月就有960元。兒媳因殘疾干不了重活,她自己也到廣南找了一份保潔員的活,每月收入1000多元,生活沒問題啦!”沈鳳蓮動情地說。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在開展城鄉低保工作中,廣南縣堅持應保盡保、公平公正、動態管理的原則,聚焦特殊群體和群眾關切,以“老、弱、病、殘、困、災”困難群眾為重點,以主動發現、擴大保障范圍和開展拉網式排查為手段,扎實開展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工作,使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實現了“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打通服務困難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7月,全縣有農村低保對象28342戶66942人,發放農村低保14121.21萬元;有城市低保對象2575戶3267人,發放城市低保930.35萬元;有城鄉特困人員為2459戶2547人,集中供養356人,發放城鄉特困金1888.4萬元;發放臨時救助2373戶6108人資金497.42萬元,極大地增強了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云南網通訊員劉桂揚胡俊盧吉艷 攝影報道

關鍵詞: 困難群眾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