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全球獨家】德宏民族團結月40年|黨建引領 昔日邊境村寨蛻變為小康示范村

時間:2022-10-08 18:39:55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片)

金秋時節,云報全媒體記者走進芒市芒海鎮賴南村賴南一組,一棟棟整齊規劃的傣式“小洋樓”坐北朝南、井然有序,寬敞平坦的水泥路、功能齊全的運動設施,與周邊搖曳生姿的花草相映成趣,在黨的引領下,各族黨員群眾朝著邊關美、邊民富、邊防固大步邁進,美好生活的畫卷在山間田地鋪展開來。

文化墻

2018年以前,芒海鎮賴南村賴南一組還是一個集邊境、民族為一體,產業單一,群眾收入不穩定的典型抵邊村民小組,共有47戶(其中40戶傣族、7戶景頗族)227人。2018年,在省、州、市、鄉鎮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先后投入資金1000.75萬元,為賴南一組干部群眾開啟了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支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為主要內容的邊境小康示范村建設之路。現如今,賴南一組已建成了基礎牢、產業興、環境美、生活好、邊疆穩、黨建強的邊境小康示范村。

美好生活的畫卷鋪展開來

“建設初期,村民們持觀望態度、干勁不足,為此村組干部一次次上門勸、說,做思想工作,并帶頭干,隨著村子的一點點變化,村民們也積極參與到建設邊境小康示范村中來。”賴南一組黨支部書記趙明青指著一戶村民家中外墻上裝飾的陶罐介紹,村民的住房改造以后,到處都是寬敞明亮的傣式小洋樓,而陶罐、磨盤這些“老物件”和新居就顯得“格格不入”,被很多村民棄放到自家的房前屋后,有礙觀瞻。見此情況,村組干部率先整理出家里廢棄的“老物件”,通過初加工和設計后,作為裝飾品鑲嵌在墻上和擺放在房前屋后,既美觀又將無處堆放的廢棄物利用起來,一舉兩得,村民們看到后都紛紛效仿。

美好生活的畫卷鋪展開來

就這樣,在村組干部的影響帶動下,村民開始發揮創造力和動手能力,有的從村子旁的中緬友誼河上撿來鵝卵石裝扮起村內的道路;有的用廢棄的木板在屋前搭建起了花壇,并從山里找來花苗種上。在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就地取材,花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完成了村莊的美化、亮化。

村民采摘辣椒

村莊美了,村民的發展勁頭就更強了。在強產業的路子上,賴南一組根據“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利用當地資源,將辣椒、傣族農家樂、民宿、黨建文化等結合起來,大力發展傣族民居、黨建教育、民宿、特色農產品等旅游資源產業,促進當地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產村融合發展,擴展群眾增收渠道。

竹林涼亭

隨著邊境小康示范村建設的推進,村內觀景休閑平臺、生態停車場、竹林樹屋、民族團結文化長廊等新項目紛至沓來……村內黨史陳列室講芒海故事、文化活動廣場賞邊境風光、一線執勤點學戰“疫”精神……這些富有邊境特色活動的舉辦,吸引著更多的人來到芒海、走進賴南,感受抵邊鄉鎮的文化內涵和邊境“紅色名片”的獨有魅力。

云報全媒體記者 馬楠 譚雅竹 管毓樹 吳沛釗 段蘇航 胡嬌 芒海鎮供圖

關鍵詞: 民族團結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