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當前報道:文明蒙自 善美之城|—百年過橋 終得一味,那碗令人魂牽夢繞的米線啊……

時間:2022-11-05 16:32:34    來源:云南網    

有些味道,永遠也忘不了……


【資料圖】

有如年少時和伙伴爭搶過的糖

又有如和閨蜜約在一起的“放縱盛宴”

以及家中廚房的飯香……

對于蒙自人來說,魂牽夢繞的,

是那潔白如玉、細膩芬芳的過橋米線……

300多年的歲月,一代代蒙自人為過橋米線的傳承和發展

傾注了無數心血

于是乎,

百年過橋終得一味

這一碗米線

承載了美食的經典魅力

也勾勒出一場唇齒間的獨特感受。

正午、食肆。

擁擠的大廳內,食客們放著配菜,就著調料,捧著大碗大快朵頤。幾口米線下肚,雖吃得汗流浹背,臉上卻露出享受的神情。熟人間問好的、催促孩子快吃的、點菜加料的,各種聲音合著高湯的香味匯于一堂,熱氣騰騰的氛圍中自有人間煙火的意境。

張永貴廚師專注做過橋米線已有20多年,他是那樣的堅信“在吃的法則里,風味是重中之重,對于蒙自過橋米線來說,小菜的搭配絕對是門藝術。”因此,在一遍又一遍的嘗試中,他執著地尋找著那個令人難以割舍的味道。“要豐富多樣,還要營養均衡。嫩白的雞肉、金黃的鵪鶉蛋、青綠的韭菜、養生去火的菊花瓣等食材,在高湯的配合下,組合起來便如一曲婉轉悠揚的音樂。”張永貴的敘述很是寫意。

當端著盆大的碗,等待著主料的每個細胞被全部喚醒時,或許在不經意的觸碰下能感受到被封鎖得不露聲色湯的溫度,或許能聽到肉片被“狠狠收拾”后釋放的“滋滋”聲響,極致的湯溫,必定的,必定是極致的美味。

2014年,蒙自過橋米線制作技藝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一種非遺美食便是一個故事,它帶著人間煙火氣,傳承著一群人、一座城的歷史味道。在我們的采訪中,市級非遺傳承人蔣曼莉向我們介紹著她與蒙自過橋米線的動人故事,在城市生活水平品質提升的過程中,蒙自人民并沒有忘記自己的文化,他們通過一個個傳承之人,一個個創意新品,來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生動的展示著自己的文化。

悠遠的小鎮中,即使是深秋,也有著明媚的陽光和淡淡的花香,輕輕淺淺,漫溢于小鎮之中。蒙自的過橋米線,就猶如這溫柔的歲月,總能讓人有所思,食前觀察,吃中思想,品后體味。鬧市中,巷子里,越來越多說著不同鄉音的人們享受著不同種類的過橋米線,不變的是有溫度有力量的文化。

云報全媒體記者馬喆韓艷慧譚雅竹饒勇黃翹楚劉宇丹殷潔

蒙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高帆王曉梅鄧家晨攝影報道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