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文明蒙自 善美之城 | 姚正民:把幸福根植在希望的田野上

時間:2022-11-06 15:47:46    來源:云南網    

秋日暖陽中,一片嶄新的試驗大棚在蒙自市草壩鎮的田間建起,工人們正忙著安裝滴灌設備,以確保10天后,秧苗可以順利栽種。


(相關資料圖)

大棚基地的不遠處,番茄、西葫蘆、茄子等蔬菜的種苗正在育苗工廠里生長,每一株綠色秧苗都散發出蓬勃生機。在紅河天時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姚正民的眼里,它們都是綠色的希望。

生長良好的秧苗

與蒙自的緣分始于偶然,2009年,新婚的姚正民夫婦度假來到蒙自。“山好水好人更好”是姚正民對蒙自的第一印象,時間久了,他便也離不開這座城市了。

“一開始我們做的是建材行業,算得上小有成就。”姚正民介紹,在逐漸融入蒙自、愛上蒙自的過程中,他逐漸把自己當作了新蒙自人,承擔起建設更加美麗、更加舒適的城市責任。

育苗

“農業關系民生,農業才是最好的未來,蒙自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和環境條件,肯定能讓我們有一番作為。”2015年,姚正民與妻子商量轉型,在建材生意的巔峰期,果斷從零開始投入農業發展。

此后的7年間,一片片承載著姚正民農業夢的土地被開墾、建設,一筐筐優異品質的水果走出大山,廣為人知。

屏邊荔枝基地

第一塊夢想的田野在屏邊苗族自治縣實現,公司種植的獼猴桃、荔枝等水果遠銷省外,公司名下的“屏邊荔枝”還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認證。目前,公司涉及荔枝、獼猴桃、百香果、沃柑、枇杷、冰糖橙及石榴等水果的品種研發和種植、蜂產品及果干等深加工產品的開發和銷售,并已完成規劃各水果試驗基地、科技示范園及規模化的標準果園超過萬畝。

天時薈

依托良好政策,他的品牌“天時薈”還走進了上海市徐匯區消費幫扶展銷中心,為公司甚至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產品出滇入海拓展了渠道。

“水點瓊漿天下奇,火燒豆腐云外香”的石屏豆腐、“可食用的世界文化遺產”元陽紅米、元陽梯田咸鴨蛋、瀘西石斛花餅、屏邊苗繡、獼猴桃等特色產品“千里赴會”,整齊地壘在貨架上。“這個店鋪就是一個云南產品展示展銷館,營業主要靠數字化銷售網絡。”徐匯區政府合作交流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貨品一上架就受到廣大居民的歡迎。

豐富的商品上架

“找到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并且堅持做下去是一件幸運且幸福的事,農業對我而言就是這樣。”姚正民在水果產業探索出一條路子后,將視線聚焦到蔬菜產業上,準備以高標準、大規劃、強戰略的方式,積極開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有機農業等產業工作的實踐和研究,成立“紅河州安全農業標準產業化發展中心”,創建紅河州農業產品安全標準體系,打造紅河州農業名片,努力推進紅河州標準化農業產業的發展。

倉儲空間

不僅僅停留在企業的角度,而是要去領先行業、服務市場。姚正民正帶領公司以蔬菜為突破口,管控生產端,制定生產標準、種子標準、種植標準、農藥標準、化肥標準、采摘標準,實現蒙自農業生態化、綠色化、有機化的高標準發展模式。

以市場需求決定種植規模,訂單式的銷售模式保證了產品銷量。姚正民打算首期先以1200畝80余個品種的蔬菜種植規模,帶動周邊農戶5000畝的種植面積,將品種引進來,管理引進來,帶領大家富起來。

倉儲空間

“以前搞建材沒有現在做農業有幸福感,能為社會做出一點貢獻,我深感榮幸,我也會努力把根深深扎在這片土地上。”姚正民說。

云報全媒體記者 殷潔 劉宇丹 韓艷慧 譚雅竹 饒勇 黃翹楚 馬喆 攝影報道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