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每日快看:云南楚雄市:念好“豬”字經,壯大“牛”產業

時間:2022-11-07 21:46:51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喂!王老板,你什么時候來呀!我的豬要出欄了。”“好的,小石!不要賣給別人哦!我下周就來。”來到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楚雄市西舍路鎮保甸村委會田口小組養殖大戶石軍花家中時,她正在打電話聯系外地的客戶來買豬。

“過去越窮越沒有門路,如今越干越有勁頭。靠養豬,我家摘下了‘貧困帽’,卸下了‘窮包袱’。看這二百多頭膘肥體壯的生豬,市場價值100余萬元呢。”石軍花講起自己的脫貧故事,臉上寫滿幸福。

石軍花今年35歲,家里有5口人。早些年,由于缺技術、缺資金,全家靠種田、打零工為生,一家人住的是祖上留下的土坯房,生活困難,被評定為貧困戶。

2015年,在扶貧政策支持及各級政府幫扶下,石軍花家辦理了5萬元無息貸款,干起了家庭養豬,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幾年下來,石軍花家的收入節節高,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實現了脫貧摘帽,端穩了脫貧飯碗,搬進了干凈漂亮的新房。屋子里,寬敞明亮,暖意融融,再也沒有了前幾年的“苦寒”樣,從“家徒四壁”到“紅紅火火”。

“現在國家出臺了肉牛養殖的好政策,鎮黨委政府邀請養殖專家對我們進行肉牛養殖政策講解和技術培訓,教給我們科學的養殖技術,我對養牛致富充滿信心,于是申請的20萬元的創業貸款用來發展肉牛養殖。”石軍花一邊喂牛一邊笑呵呵地說。“全靠黨的好政策和各級政府的幫扶,不僅脫了貧,還找到一條致富路,這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目前,石軍花家養殖的生豬,規模已經達到了200余頭,預計今年底能出欄200多頭,銷售額可達100余萬元;肉牛養殖7頭,預計今年底能出欄10頭,銷售額可達10余萬元。“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石軍花說,“政策這么好,更要加油干!”

產業興旺,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點睛之筆,是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楚雄市西舍路鎮因地制宜,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發揮生態優勢、自然資源優勢發展農業產業,加快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訂單化對接、產業化發展。完成2000畝黃豆有機產品轉化認證,分別完成300畝貢菜、西瓜、絲瓜、豌豆、西紅柿有機認證,持續利用微信小程序宣傳認購有機古樹核桃;新增種植中草藥2000畝,貢菜種植10000畝,花椒200畝;出欄肉黃牛1萬頭、生豬3萬頭;種植小米辣3000畝,新發展香辣紅太狼種植1000畝;新引進培育農業龍頭企業2家,規范提升11個農民合作社......夯實鄉村振興產業基礎,逐步走出了生態發展之路。

云南網通訊員 何明杰 鐘皓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