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2022年云南大學獲批三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時間:2022-11-24 17:37:03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

近日,科技部陸續公布了“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立項信息。云南大學牽頭申報的3個項目分別在“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KA)專項”“數學和應用研究”以及“生物安全關鍵技術研究”專項領域獲批立項。

物理與天文學院孫曉輝團隊牽頭負責的“基于SKA先導望遠鏡的宇宙磁場研究”項目共獲得資助2940萬元。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KA)由大量小單元天線構成綿延上千公里的綜合孔徑陣列,集大視場、高靈敏度、高分辨率、寬頻率范圍等卓越性能于一身,在包括第一代天體如何形成、星系形成與演化、暗能量性質、宇宙磁場、引力本質、生命分子與地外文明等科研項目中均有廣泛應用。本項目基于澳大利亞SKA先導設備、莫奇森寬視場陣列和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等SKA先導望遠鏡,發展偏振數據處理方法,探測宇宙不同尺度天體的磁場結構,理解宇宙磁場的起源和演化,為將來使用SKA開展磁場研究打下基礎。該項目由云南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牽頭,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華中科技大學和中山大學共6家單位共同參與。

SKA先導望遠鏡:莫奇森寬視場陣列(上)、澳大利亞SKA先導設備(左下)和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右下)

生態與環境學院李博團隊牽頭負責的“生物多樣性抵御生物入侵的響應機制與受損系統的生態恢復”項目共獲得資助1300萬元。生物入侵是三大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之一,生物多樣性及其所構成的生物網絡被認為是抵御生物入侵的重要屏障和調節器,但目前對此過程和機理還缺乏深入認識,制約了其在受損系統生態修復中的應用。本項目針對重大/新發入侵物種,揭示入侵種跨境/跨區域傳播擴散的模式及驅動因素,闡明生物多樣性及其所構建的生物網絡和復合生態因子協同抵御生物入侵的機制,明確生態系統響應生物入侵的調節機制和修復機理,提出并驗證新假說,發展基于網絡理論的生物阻抗理論框架,構建基于生物多樣性阻抗的生態修復技術體系并示范。該項目由云南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牽頭,中國農科院植保所、蘭州大學、揚州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共6家單位參與。

90多種外來物種經由云南入侵我國

數學與統計學院唐年勝團隊牽頭負責的“大數據重采樣、分布式推斷與在線學習的統計理論與算法”項目共獲得資助1000萬元。大數據是國家資源,對大數據進行有效開發利用已成為國家戰略。項目聚焦大數據重采樣、分布式推斷與在線學習的統計學基礎理論,發展帶隱私保護、防惡意攻擊的穩健重采樣技術,建立去中心化及通訊有效的分布式統計學習理論、變結構數據流的動態在線統計推斷理論,提出可擴展、收斂和快速遷移的高效統計推斷算法,為大數據分析提供基礎理論與通用算法,并將新的理論與方法應用于流行病防控、金融風控預警,為大數據應用提供共性科學支撐。該項目由云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牽頭,南開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北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共6家單位參與。

這3個項目的成功申報使云南大學的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立項數和立項經費數取得了歷史新高,代表著學校在重點學科領域科學研究的新突破,將有力推動學科建設水平持續提升,為學校“十四五”科技發展和新一輪“雙一流”建設開創了新局面。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由原來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13個專項整合而成,是我國當前最高級別的研發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由中央財政資金設立,堅持科技創新“四個面向”,重點資助事關國計民生的農業、能源資源、生態環境,健康等領域中需要長期演進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以及重大國際科技合作等。

新一輪“雙一流”建設以來,云南大學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聚焦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圍繞國家和區域重大需求與國民經濟主戰場,以提升科學理論原始創新、應用研究和技術創新、社會服務能力為核心,積極開展有組織的科研工作,引育了一支戰略性高端人才隊伍,建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平臺,產出一批原創性強的標志性研究成果,積極主動為國家和地方社會經濟發展貢獻云大力量。這3項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成功立項,是云南大學“雙一流”建設成效的重要體現,代表著云南大學在實現成為國家重要戰略科技力量、西部高校排頭兵、高等教育改革的示范區、輻射南亞東南亞的高等教育高地的目標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云南大學供稿供圖

關鍵詞: 云南大學 國家重點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