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環球觀焦點:紅河金平:立足資源稟賦調整產業結構 鄉村優勢資源長成特色產業

時間:2022-12-09 17:26:58    來源:云南網    

果園芳香四溢,林地青翠欲滴,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縣沙依坡鄉,鄉村特色產業蓬勃發展。近年來,沙依坡鄉立足地區資源稟賦,著力調整結構、調優品種、調高效益,實現農民收入有來源、鄉村振興有產業。

走進沙依坡鄉土馬村委會曬場坡村中山農資經營部的人參果種植基地,綠意盎然,一株株人參果苗長勢喜人,郁郁蔥蔥的人參果枝丫上開滿了淡紫色的小花,一顆顆人參果在綠葉掩映下長勢喜人。基地負責人王中山正忙著打理人參果,確保各個環節不誤農時,搶賺冬日“第一桶金”。


(資料圖片)

“我們是今年來這里種植人參果的,10月1日定植的苗,現在長勢非常好,預計春節前后就能上市。”王中山言語間透露出滿滿的期待和自信。

王中山介紹,沙依坡鄉自然條件好,加上近年來香蕉種植受黃葉病影響,急需調整發展新產業。在以往種植人參果的經驗上,今年選擇在曬場坡試種植了30畝的人參果,如果產量達到預期,明年將擴大種植面積。

他們的種植也帶動了當地部分群眾的積極性,那團結村村民喻建也跟著種植了15畝。“以前都是種植香蕉,今年就試著種植人參果,現在來看長勢很好。”喻建和說。

在村民黃加榮家的20多畝香椿地里,嫩嫩紅紅的四季紅油香椿掛滿枝頭,一派“椿”意盎然的景象。

“一個月前剛剛采摘了一次,現在又長出來了,再過一段時間又可以采摘了。”種植戶黃加榮高興地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沙依坡鄉堅持把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抓住產業興旺“路子”,找準產業坐標,引導群眾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為富民增收和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截至目前,沙依坡鄉已種植菠蘿蜜1萬畝,陽春砂仁6300多畝,香椿300多畝,在去年成功試種紅高粱基礎上,今年預計引導村民種植1000畝。蕉地改種后,越來越多的蕉農生活重新有了奔頭。此外,沙依坡鄉根據低、中、高的海拔特點,還大力發展火龍果、澳洲堅果、板藍根、茶葉等特色產業,讓一個個特色產業敲開群眾的致富門。

沙依坡鄉負責人表示,沙依坡鄉將堅持把產業振興作為拓寬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抓手,立足產業發展現狀和實際,通過政策扶持、示范帶動、科技服務等措施,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擴規模、優布局、延鏈條,優化種植結構,調整種植品種,穩步推進設施農業發展壯大,實現產業增效、農戶增收,促進鄉村產業提檔升級,讓鄉村振興底氣十足。

云南網通訊員李寧楊俊平

關鍵詞: 產業結構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