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被譽為“動物王國”“植物王國”“世界花園”“物種基因庫”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樣的地形地貌及立體的氣候環境孕育了極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在12月7日至12月19日舉行的COP15第二階段會議期間云南極小種群拯救保護工作獲得國際認可
(資料圖)
云南省不是只有野生亞洲象這個IP隨著云南持續實施120多個拯救保護項目瀕臨滅絕的112個云南極小種群物種得到了搶救式保護
滇金絲猴、西黑冠長臂猿、綠孔雀、黑頸鶴等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呈現穩定增長趨勢中國在向全球展示和分享物種拯救保護的“云南方案”
這樣的保護成果需要全民參與的同時部分景觀和珍稀動物也是能在保護區內近距離觀賞的
現在就跟隨小編的足跡一起來發現世界珍稀生態景觀就在云南
螢火蟲
所在地:西雙版納景洪市勐臘縣勐侖鎮葫蘆島
保護區: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夜觀螢火蟲適宜季節:4月-8月
螢火蟲在林間飛舞。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供圖
每年4月-8月,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里的螢火蟲就進入觀賞期。萬千流螢成群結隊,在樹葉、草地、湖水,甚至游客的耳朵邊跳舞。
螢火蟲的成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供圖
據悉,螢火蟲是對鞘翅目螢科昆蟲的通稱,因其尾部能發出熒光故名螢火蟲,全世界的螢火蟲大約有2000種,中國大約有七八十種。它們生活在溫帶和熱帶的潮濕環境中,活動范圍一般不會離開水源。
螢火蟲作為生物多樣性的一類代表性生物,是生物鏈中重要的一環,它們的生存狀況與生態環境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它能控制蝸牛、蛞蝓等生物數量,也是自然界重要的分解生物。
螢火蟲在林間飛舞。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供圖
螢火蟲是生態環境的指示物種,它是環境是否良好的自然指標,凡是螢火蟲種群分布的地區,都是生態環境保護得比較好的地方。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春蘭介紹,“螢火蟲實際上對生態環境的要求特別高,需要有清新的空氣、潔凈的水、茂盛的植物,它還對光特別敏感,有光干擾的地方它是不會生存的,所以對環境變化特別敏感。”亞洲除安帕瓦和沙巴螢火蟲出名外,現在西雙版納也是國內觀測螢火蟲最佳的目的地之一。版納植物園中豐富多樣的植物、散落其間的池塘,都為螢火蟲提供了絕佳的生境。
據了解,觀看螢火蟲的最佳時間是傍晚7點到晚上10點這段時間。在安靜的夜晚看著眼前漫天飛舞的螢火蟲忽閃忽閃地在叢林中穿越,場面非常壯觀。
螢火蟲在林間飛舞。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供圖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科研人員還在云南發現了3個螢火蟲新種、4個中國新紀錄種。
3個螢火蟲新物種分別是:在麗江玉龍發現高山扁螢、在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轎子山附近發現祿勸扁螢、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黃茅嶺鄉發現巨胸扁螢。另外,還在云南發現了4個中國新紀錄種: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鹿馬登發現了小扁螢、臨滄市鎮康縣忙丙鄉發現了扇窗扁螢、西雙版納勐臘縣勐侖鎮植物園發現了尼泊爾扁螢、高黎貢山赧亢發現了黑澤扁螢。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學燕表示:“扁螢屬目前全世界增加到了20種,中國分類種類也從原有的4種增加至11種。有螢火蟲的地方,就說明這個地方的生態環境是相對好的,這一新發現也將有助于了解云南螢火蟲的物種和生態。”
蝴蝶
所在地:紅河州金平縣馬鞍底鄉
保護區:蝴蝶谷
觀賞羽化成蝶適宜季節:5月-6月
人蝶共舞(資料圖)。新華網發 高飛 攝
每年5月至6月,在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馬鞍底鄉,當地蝴蝶谷中,預計有上億只蝴蝶寶寶羽化成蝶。
“紅河蝴蝶谷蝴蝶數量巨大,不遜墨西哥和中國臺灣的斑蝶越冬地,多數年份僅白袖箭環蝶數量就可達1億只以上。”據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高原林業研究所副研究員周成理介紹,紅河蝴蝶谷當地蝴蝶物種的數量很大,幾乎所有蝶種均為本地蝶種,遠超墨西哥和中國臺灣的同類景觀。紅河蝴蝶谷為夏季蝴蝶谷,繁殖期蝴蝶活動頻繁、活動范圍大,景觀效果更好,而其他兩處為越冬聚集地,越冬蝴蝶僅在少數晴朗天氣活動,其余時間靜息,景觀效果較差。
除了集中在5月至6月間大量羽化的白袖箭環蝶,紅河蝴蝶谷內常年還能見到鳳蝶科、粉蝶科、斑蝶科、蛺蝶科、環蝶科等其他蝶種。
蝶舞翩翩(資料圖)。新華網發 高飛 攝
西南林業大學動植物保護專家周雪松表示,紅河蝴蝶谷滿足生物多樣性的四個特征,分別是“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生態環境多樣性”及“景觀多樣性”,這也是形成該地區蝴蝶種類繁多、聚集爆發的重要原因。
“‘物種多樣性’在馬鞍底鄉其實很好解釋,在馬鞍底的蝴蝶有數百種,這就是‘物種多樣性’的典型代表。其次,蝴蝶在自然分化、物種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很多的品種,這體現了‘遺傳多樣性’。”據周雪松介紹,除了生物本身的進化外,馬鞍底地區的地形條件不容忽視。“山谷地區氣候悶熱,再加上暖濕氣流遇到高山形成大量降雨,馬鞍底這樣的濕熱氣候,是最適宜蝴蝶繁衍孵化的。我們一般將它叫作‘水熱條件’比較好,這是紅河蝴蝶谷的優勢。”從河谷地帶到當地五臺山主峰,海拔高差將近3000米,這樣的高差就形成了涵蓋熱帶、溫帶甚至寒帶的豐富植被類型,也造就了生態環境多樣性和景觀多樣性,這給食性單一的蝴蝶物種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對云南蝴蝶物種多樣性進行了系統研究。研究團隊完成了一個較為全面可靠的云南蝴蝶名錄,共收錄6科356屬1300種云南蝴蝶。結果顯示云南蝴蝶的屬種數分別約占中國蝴蝶屬種總數的79.8%和58.6%,證明了云南擁有極高的蝴蝶多樣性。
該研究還報道了2個中國蝴蝶新紀錄屬、18個中國新紀錄種以及36個云南新紀錄種。研究結果進一步完善了云南蝴蝶的物種信息,為云南蝴蝶研究及多樣性保護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綠孔雀
所在地:楚雄州雙柏縣
保護區:恐龍河州級自然保護區
說到孔雀,恐怕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動物園中的藍孔雀,這種孔雀原產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國,而綠孔雀是中國唯一原生孔雀,目前國內僅云南分布。目前云南綠孔雀種群數量約為600只,珍稀程度遠超大熊貓,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紅河上游河谷棲息地內的雄性綠孔雀。莊小松 攝
在云南中部元江中上游河谷兩側的季雨林,庇護著國內一半以上的綠孔雀。在政府與社會各方的努力下,保護區內的綠孔雀種群數量一直在增加,并有向外擴散的趨勢,或許有一天更多人會聽到綠孔雀的鳴叫,會看到它們翱翔的美姿。
而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內的哀牢山莽莽山林里,也棲息著綠孔雀,截至2021年底,楚雄州綠孔雀現存數量達300只左右,接近全國總數的50%,楚雄州已成為國內綠孔雀野外種群的主要保存地。
綠孔雀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熱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喜歡在草地、河岸和林下開闊地帶活動,活動區域多與人類居住區重合。
新華網發 鄧雄 攝
近年來,云南省在5個州市的6處綠孔雀重要棲息地陸續組織綠孔雀野外種群調查和巡護監測項目,建立完善野外調查和視頻監測相結合的常態化監測體系。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李鵬介紹:“視頻監測結果顯示,綠孔雀種群活動區域呈轉移擴散趨勢,棲息范圍正逐年擴大,種群數量迎來恢復性增長。”綠孔雀野生種群數量穩中有升,是我國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一個注腳。
滇金絲猴
所在地:迪慶州維西縣塔城鎮
保護區:香格里拉滇金絲猴國家公園
保護區里的滇金絲猴 彭建生 攝
滇金絲猴是我國的“第二國寶”,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中的瀕危物種,棲息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暗針葉林帶,并在海拔2500-5000米的高山上活動。滇金絲猴分布區域狹小,其中云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滇金絲猴種群分布最集中的區域,也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滇金絲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而位于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塔城鎮的香格里拉滇金絲猴國家公園是唯一民眾能觀賞到滇金絲猴的地方。自建立以來,滇金絲猴國家公園便與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同承擔起守護滇金絲猴的責任。
在滇金絲猴國家公園,游客能近距離欣賞到滇金絲猴的容顏。景區內一共有12個觀測點,每天早上9點到9點半是工作人員喂食的時間,也是觀猴的最佳時刻。公園里生活著9個家族、70余只滇金絲猴,“喔……阿瓜捏?”(傈僳族語:喂,你們在哪兒)護猴員幾聲呼喚,這些隱藏在叢林深處的精靈,會迅疾地穿過茂密叢林,出現在各路游客面前。
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向如武介紹,從1983年云南建立第一個滇金絲猴自然保護區開始,政府持續增加投入、制定政策推動保護滇金絲猴。滇金絲猴種群數量也從1996年的大約13個種群1000-1500只、2016年調查的18個種群3000只,增加到現在的23個種群3845只左右。滇金絲猴種群和數量增加的背后,是數十年來幾代科研人員、保護區工作人員、巡護員以及社會力量共同努力的結果。
西黑冠長臂猿
所在地:普洱市景東縣和大理州南澗縣的結合部
保護區: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無量山里的西黑冠長臂猿
西黑冠長臂猿是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度瀕危的靈長類保護動物。黑冠長臂猿分為東黑冠長臂猿和西黑冠長臂猿兩個亞種,前者多分布于廣西,而后者多見于云南。西黑冠長臂猿在云南主要分布在無量山、哀牢山一帶,其中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西黑冠長臂猿較為集中的重要分布區。
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建于1987年,區內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除生活著西黑冠長臂猿、灰葉猴、短尾猴、獼猴等靈長類動物外,還同時生活著鬣羚、斑羚、水鹿、黑熊、林麝、鼯鼠、果子貍、野豬、林雕、蛇雕等野生動物。
景東彝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2021年,對無量山西黑冠長臂猿的第3次種群數量與分布調查,記錄到無量山西黑冠長臂猿104群,其中:景東90群,南澗3群,鎮沅11群。而在2001年的第1次種群數量與分布調查中,這個數字是98群,其中,景東91群,南澗2群,鎮沅5群。
景東彝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通過多年保護,云南西黑冠長臂猿種群數量約1400只(2021年數據),占全球90%以上。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蔣學龍介紹,無量山西黑冠長臂猿種群數量明顯增加,既凸顯了自然保護區保護成效,也反映了當地群眾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的顯著提高。
黑頸鶴
所在地:昭通市大山包
保護區: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黑頸鶴 供圖
每年入冬時節,云南省東北部昭通市,平均海拔3200米的大山包國際重要濕地,上千只“高原精靈”黑頸鶴都會如約而至,翩翩起舞、信步滑翔,成為云貴高原上最美麗的風景。
黑頸鶴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IUCN近危物種。黑頸鶴的全球種群超過了1.5萬,主要分布在中國、不丹和印度。而云南昭通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目前中國已知的越冬黑頸鶴種群數量最多、密度最大的棲息地之一。
保護區內分布著737種高等植物,為越冬黑頸鶴等186種野生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及覓食環境。保護區是黑頸鶴的主要越冬地和遷徙中轉站,分布著5958公頃亞高山沼澤化草甸濕地,占保護區總面積的31%。
黑頸鶴 供圖
1988年,曾被當地群眾稱作“雁鵝”的候鳥首次以黑頸鶴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越冬黑頸鶴數量逐年攀升,大山包獲得了“中國黑頸鶴之鄉”“中國最美濕地”“國際重要濕地”等多項榮譽。
為保護好黑頸鶴,昭通市按照“人退鶴進”的思路,對大山包保護區的保護與發展進行系統規劃,推進濕地生態效益補償項目,實施生態移民易地扶貧搬遷,最大限度降低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黑頸鶴 供圖
目前,大山包濕地面積從1990年建立保護區時的3150公頃增加到5958公頃,黑頸鶴數量從260多只增長到1900多只。2022年1月15日的同步調查中監測到黑頸鶴1926只,創下建立保護區以來的最高紀錄。
結語:
2021年以來,云南省發現了50余個動植物新種,云南這片孕育生物多樣性的沃土,近30年來,境內累計發現新物種2519種,是全國發現新物種最多的省份,全國超過三分之一的新物種發現于云南。海量的云南新物種、新紀錄種,使云南生物多樣性關注度持續升溫。
這些年,云南省也著力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全省目前共建立國家公園創建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風景名勝區等11種類型自然保護地362處,面積549.58萬公頃,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4.32%。讓這些瀕危保護動物有更適宜的生存環境,也有機會讓更多的市民能走近它們,近距離感受生物多樣性的美麗自然畫卷。這些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是未來留給子孫后代珍貴的自然資產。
地球不僅是人類的家園,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讓我們一起守護每一個生命,守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策劃:何宣穎 本期文案:何宣穎 海報設計:王元 來源:新華網、人民日報、中國日報網、春城晚報等
關鍵詞: 生態景觀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西沙群島有什么魚?西沙群島的魚有什么特點?小編搜集了整理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西沙群島有馬鲅魚、石斑魚、紅魚、鰹魚、帶魚、寶刀魚、
2022-12-19 11:49
中國知網是干什么的?中國知網是國企嗎?小編搜集了整理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中國知網,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的概念,由世界銀行于1998年提
2022-12-19 11:46
小蝦吃什么東西?小蝦吃什么怎么養活?小編搜集了整理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小蝦吃水浮蓮、水葫蘆、黃瓜、水藻、胡蘿卜等植物性餌料,也吃
2022-12-19 11:42
綠色是什么顏色混合?黃綠色是綠色的一種嗎?小編搜集了整理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青色和黃色。綠色是一種由青色和黃色的調和顏色,又根據
2022-12-19 11:40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漢語在世界上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對外漢語教師成了許多年輕人就業的選擇。北京漢華語言學研究院怎么樣?北京
2022-12-19 11:20
Hello,everybody!我叫幽門螺旋桿菌,我還有個非常洋氣的英文名叫Helicobacter pylor,但是由于比較拗口,所以大家都親切地稱呼我為Hp。最
2022-12-19 10:25
今日一大早,山西肛泰君剛穿上白大褂,準備開始一天的診療工作時,忽然一年輕小伙子慢悠悠地走進了診室,只見他表情十分痛苦,坐立難安,山
2022-12-19 10:25
金圓股份(000546)消息,12月18日,在克服了西藏和青海格爾木地區長達4個月的疫情影響后,金圓股份(000546)首批精制碳酸鋰產品抵達四川省汶川縣漩口鎮
2022-12-19 09:32
針對公司新增的NC膜訂單是否與抗原檢測有關的問題,泰林生物(300813)在互動平臺回復稱,最近新增的訂單是來自抗原試劑生產相關的企業,分期供
2022-12-19 09:25
12月19日,三大指數小幅低開,滬指跌0 08%,深證成指跌0 07%,創業板指跌0 03%。盤面上,養老概念大漲,多只個股漲停;新冠治療類板塊開盤活躍
2022-12-19 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