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昭通大山包保護區首次監測記錄到喜山鵟

時間:2023-01-03 21:41:34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片)

近日,云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日常巡護監測中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喜山鵟。這是大山包保護區首次發現有喜山鵟的分布,并監測記錄到喜山鵟的影像。

據了解,喜山鵟(學名:Buteorefectus)是鷹科、鵟屬鳥類,屬中型猛禽,體長45-53厘米。主要棲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緣地帶,從海拔400米的山腳闊葉林到2000米的混交林和針葉林地帶均有分布,常見在開闊平原、荒漠、曠野、開墾的耕作區、林緣草地和村莊上空盤旋翱翔,以森林鼠類為食。分布于不丹、中國、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本次發現喜山鵟的地點位于大山包保護區實驗區,海拔2336米,森林和灌木植被豐富,為喜山鵟提供了豐富的食物。

大山包保護區包含了濕地、草原、森林生態系統類型,多樣的生態系統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目前,大山包保護區共監測記錄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7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2種。近年來,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生態效益補償、濕地保護與修復等項目,加強野生動物保護與救護等系列舉措,為保護區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

云南網記者沈迅通訊員趙子蛟王遠劍張遵策攝影報道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