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環球聚焦:一眼“重繪”犯罪現場 這個刑警有顆“超級大腦”

時間:2023-01-04 18:44:17    來源:云南網    

月黑風高的野外,兇手會潛逃何處?雜亂無章的室內,盜賊是如何“不破門而入”?在關鍵的“第一眼”之后,他開始在大腦里,畫出一幅又一幅“畫”。無數個“可能”如電影場景般從眼前劃過,再用事實和證據層層去偽存真。

今天,讓我們走近刑偵行家——昆明市公安局呈貢分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何華。深耕刑偵戰線17年,無論是偵察大案要案,還是那些侵犯群眾利益的小案子,他總是能全方位將自己代入場景中,大膽猜測、細心求證,遮蔽真相的重重迷霧就這樣被層層撥開……


(資料圖片)

10小時抓獲砸車盜賊

何華和戰友抓獲犯罪嫌疑人 昆明市公安局供圖

2021年7月22日凌晨,家住呈貢某小區的張先生發現自己的車窗玻璃碎了一地,且車內20萬現金不翼而飛。到底是熟人偷盜,還是專業團伙作案?接到報警后,何華迅速帶隊前往現場。“如果我是小偷,我怎么會知道哪輛車上有貴重物品?我怎么到現場作案,怎么離開?”

帶著這些問題,何華走遍了現場的每一個角落,對周邊環境、監控分布、進出通道等進行踏勘,并設身處地在心里不斷推演盤算。這一幕很像“華人神探”李昌鈺的犯罪現場重建,何華把現場勘查的結果和搜集的證據加以重建分析,試圖還原案發時的場景,找到嫌疑人的作案方式、動機和潛逃去向等。

在結合證據初步分析后,何華判斷作案的是一個流竄犯罪團伙,且有專門的交通工具。

“那就從出入的車輛查起。”對著監控仔細排查過程中,一輛黑色轎車引起了何華的注意。“當時隱約感覺車牌顏色不太對勁。”一番調查后,何華發現這是一輛套牌車,于是他便順著車輛信息繼續排查,很快一個3人盜竊團伙逐漸浮出水面。

何華立刻沿著犯罪嫌疑人逃跑路線進行分析,發現其駕駛的車輛出現在玉溪某地。找到作案車輛時,民警發現車架號、發動機號等都已被處理,顯然對方想毀滅證據。

何華繼續偵察,在定位3名犯罪嫌疑人的落腳點和被盜現金的大致去向后,便緊鑼密鼓地開始定制抓捕計劃,最終在官渡區將3人一舉抓獲,現場追回8萬余元現金。此時,距離失主張先生報警僅過去了10個小時。

“送手機”識破殺人真兇

何華和戰友抓獲犯罪嫌疑人 昆明市公安局供圖

2014年某天中午,呈貢一位村民在菜地水井中取水時,意外發現井中有一具尸體。經過初步調查,死者并非這里的村民,而是在村口工地干活的工人。案發前一天,死者依然正常出工。

那死者為何遇害,為仇還是為財?偏僻的村莊,沒有監控設備,一切仿佛又籠上一層迷霧。帶著疑問,何華和同事走訪了周邊2000多位居民,將所有和死者有關系的人都摸排了好幾遍,依然沒有實質性進展,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就在這時,何華發現死者的一名工友阿強(化名)形跡可疑。案發后,阿強突然辭工回到老家,這讓何華警惕起來。他又和同事趕往阿強老家,在走訪中,何華無意中得知阿強回到老家后,將電話卡折斷扔掉,并將手機送給了一位朋友。

阿強身上露出的諸多疑點,讓何華忍不住追查下去。在掌握大量事實證據后,何華與同事對阿強進行審訊,對方終于承認行兇事實。原來,事發當天,阿強與死者在燒烤攤喝了點酒,起了爭執,一氣之下,阿強用隨身攜帶的彈簧刀殺害了死者,并拋尸深井。本以為回到老家便可逃避追查,沒想到還是被何華識破。

“再往前走一步,就有新的發現”

何華和戰友抓獲犯罪嫌疑人 昆明市公安局供圖

上小學時,一部《英雄無悔》讓何華對刑偵警察心馳神往。從刑事科學技術痕跡檢驗專業畢業后,何華順利實現了心愿,成為了一名刑偵民警。從細枝末節中尋找犯罪證據,從蛛絲馬跡間還原事實真相,痕跡檢驗專業的系統學習經驗,讓何華對細節和場景極其敏感與警覺。他總能不厭其煩地再多勘查一些,再深入多想一些,往往能有出其不意的收獲。

2014年,呈貢區出現一專門盜搶工地建筑材料的犯罪團伙,多次作案,十分猖狂。何華帶領民警走訪了轄區每一個工地,向保安、工人深入了解情況,滿身泥土回到辦公室后,又繼續開展分析研判工作,終于掌握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規律。經過持續半個月的不懈蹲守后,成功打掉三個專門盜搶工地建筑材料的犯罪團伙,并當場繳獲了滿滿3車的贓物鋼材。

“破案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

在破案過程中,何華還注重科技信息化的實戰運用,擅長多系統、多維度碰撞分析,在2022年昆明市公安機關大數據實戰實訓比武中,他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由于工作成績突出,他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兩次,2015年被昆明市公安局授予“偵察破案能手”稱號,多次獲市局、分局嘉獎。2021年,他被云南警官學院聘請擔任警務實戰教官。

從警17年,何華已參與偵破各類案件千余件。他常常告訴自己:“破案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神探”并不“神秘”,只有運用科學手段和縝密的偵察思維,才能查明真相。何華就是這樣,把眼前所見、耳中所聞的情景交織在一起,腦海中的那幅“畫”涂了又改,擦掉又重來,直至描繪出事實真相的那一刻。

云南網記者趙崗

關鍵詞: 犯罪現場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