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焦點速讀:麗江古城區:做好人才管、引、育、留“四字”文章

時間:2023-01-27 18:36:31    來源:云南網    


(相關資料圖)

云南網訊(通訊員楊娟李紅艷)麗江市古城區堅持黨管人才,把人才工作擺在全局突出位置、優先位置,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圍繞“一城五區”發展定位,做到精準引才、科學育才、用心留才,為推動古城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系統謀劃,齊抓共“管”人才工作。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人才工作全過程,堅持“一把手”抓“第一資源”,成立以區委書記為組長的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不斷完善黨管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出臺《關于落實“一把手”抓人才工作責任的通知》,明確6個類別“一把手”抓人才工作責任清單,推動各部門“一把手”帶頭扛牢主體責任。抓實區直部門這個“中堅基數”。建立人才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工作推進會機制,調動宣傳、文旅、發改、商務、教體、衛健等各個部門積極性,每季度召開一次工作推進會,現場調研督導8次,跟進掌握人才重點工作推進情況,進一步完善區委統一領導,組織部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協同高效的黨管人才工作格局,形成全區人才工作強大合力。

找準走向,聚焦需求招“引”人才。建強鄉村振興“人才庫”,回引依據更精準。建立達1580人的黨政人才、鄉土人才、網紅人才、文化人才、旅游人才等“八方面人員數據庫”。以數據庫為依托,11個鄉鎮(街道)每年通過開展。緊盯“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對象更精準。采取外出引進人才、選調周邊區縣優秀教師、考試招聘等多種形式補充師資力量,2022年從區外選調教師20名,招聘高中教師1名,招錄編制外合同制幼兒教師15名。落實醫療衛生機構用人自主權,今年共公開招聘醫療人才32名,引進副高級職稱的衛生專業技術人才1名。同時,強化校地合作、推進產學研融合,依托麗江文化旅游學院教學醫院建設,區人民醫院41位醫療衛生骨干被聘為麗江文化旅游學院兼職教師,其中2人為兼職教授,23人為兼職副教授。推進“名師名家”工程,對接平臺更精準。建成西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陳宗寧團隊、大東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王傳禹2個專家基層工作站,圍繞心腦血管、中醫治療和動物疫病防治開展課題研究和技術指導,推動科技成果在古城區落地轉化。大力培養省市區各級“骨干教師”和“教學名師”,建成3個省級名師工作坊,18個市級名師工作室,6名省級中小學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22名麗江市首屆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402名區級骨干教師(先后評選六屆),各級骨干教師通過交流互動、課堂實訓、聽課評課、座談等方式,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推動教師隊伍建設。

明確指向,改革創新“留”“育”人才。有機銜接上級人才政策,充分利用好省級“興滇英才支持計劃”和市級“興麗英才支持計劃”等人才項目載體,開展申報評選和跟蹤服務,發揮人才示范引領作用。年內推薦5名專家人才申報“興滇英才支持計劃”;推薦20名人才成功入選“興麗英才支持計劃”(產業領軍人才1名、鄉村振興人才7名、名師3名、名醫1名、青年人才3名、科技創新人才2名、旅游人才2名、文化人才1名)。對口培養基層專業人才,選派4名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到云南農業大學、省農業科學院等科研單位研修;34名醫療骨干赴省級醫院進修。13名青年人才被云南省科技廳認定為“科技特派員”,科技特派員圍繞區域特色發展戰略,充分利用技術專長和實踐技能優勢,與農民建立利益共同體,不斷提升產業發展科技含量,共帶動種養殖戶100戶,建立示范基地3個,創辦公司2個、合作社4個,培訓農民1000余人次。不斷深化人才幫扶實效,乘借“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東風,全面推動人才資源下沉,在65個村(社區)探索建立結對幫扶模式,充分發揮專家服務基層“智能+技能”優勢,夯實人才助力鄉村振興根基。截至目前,“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選派人才累計制定幫扶措施174項,投入1428人次,推動14個產業轉型升級、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329件,直接受益群眾7萬余人次,成功打造5個市級“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示范點。

關鍵詞: 麗江古城區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