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候宜居城市”是衡量一個區域優質氣候生態資源綜合稟賦的權威認定,旨在充分挖掘并發揮地方氣候資源優勢,助推美麗中國建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近日,昆明市呈貢區被授予“中國氣候宜居城市(縣)”稱號。
那么,呈貢是如何煉成這一國家級氣候宜居品牌的,這背后蘊含著怎樣的發展密碼?
呈貢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東岸,轄區面積461平方公里,核心區1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65萬人,屬于北亞熱帶低緯高原季風氣候,干濕季分明,光照充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6℃,夏季20.1℃,春秋季16.2℃,冬季9.7℃,年降水量818.4毫米,其中夏季468.1毫米,春秋季303.4毫米,冬季46.6毫米,是我國降水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境內湖濱平原、山脈與淺丘分布,轄區不僅有“梁峰兆雨”“梁王云海”“梁王霧凇”“海宴夕照”等優質氣候景觀,還有洛龍河、馬料河、撈魚河、梁王河等水質常年穩定達標河流穿境而過。全年氣溫、降水、濕度、風速、氣壓和氣候季節等指標優良率100%;空氣質量達標率、負氧離子平均濃度、主要河流湖泊水質均為“優”;氣候舒適性“優良率”為100%,氣候宜居稟賦指標優良率為94.7%。
“遠望滇池一片水,水明山秀是呈貢”是生態呈貢的真實寫照。
黨的十八大以來,呈貢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借助獨特的氣候資源優勢,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以打造“春城花都展示區現代科教創新城”為目標,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全面推進“公園城市”“百湖城市”“綠美城市”建設,構建滇池濕地、湖泊水系有機統一的城市血脈;持續開展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面開展“四退三還”“環湖截污”滇池保護行動,實行一票否決制,堅決杜絕污染企業落戶呈貢;建設低碳路網和低碳公共交通系統,發展綠色建筑,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廣泛宣傳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打造低碳城市健康示范片區;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加快推進垃圾分類和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不斷擦亮靚麗呈貢的生態名片。
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從穿梭在亞洲花都斗南花市的“花海人潮”到游走在山水園林間的“繁花四季”,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綠美呈貢成效明顯。如今的呈貢,已成為休閑、旅游、居住、康養、宜業的理想之地、安心之所、幸福家園。全區440多畝湖濱生態濕地景色宜人,100多個庫塘湖泊星羅棋布,30多個城市公園異彩紛呈,街頭綠地小游園“一園一品”推窗見綠,推門入園。森林覆蓋率38.1%,綠化覆蓋率46.83%,人均綠地面積22平方米,空氣質量優良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萬元GDP能耗累計下降53.05%,呈貢先后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色生態示范城區”“中國十佳綠色城市”等。
堅持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呈貢區深入實施“雙碳”戰略,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鼓勵和支持低碳技術創新,著力培育壯大數字經濟、花卉產業、健康產業、高鐵經濟和文化創意五大特色產業,嚴格執行新建項目環保、節能準入機制。
位于呈貢區的斗南花市,是亞洲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每年100多億枝鮮切花從這里走向世界,銷往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呈貢區不斷強化科技支撐,完善花卉交易服務體系,著力打造“文創—旅游—生活”花卉特色園區,向“世界第一花卉交易中心”的目標邁進。
搶抓數字經濟機遇,呈貢區構建從頂層設計到落地實施的政策支持體系,加快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建設,打造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國際信息服務中心。如今,云南省數字經濟開發區、昆明市大數據中心落戶呈貢,近千家科技企業匯聚園區。
依托生態優勢,呈貢區夯實健康頤養產業基礎,著力構建“醫、藥、養、健、旅”于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體系。大力發展“高鐵+”經濟,形成特色商圈-區域商業中心-社區商業網點構成的多層次商貿發展體系,以昆明南站為核心打造國際旅游集散中心。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強文化機制創新和政策支持引導,提升文化軟實力。
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在新征程上,呈貢區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建設“城在園中、園在景中,城園相融、人園和諧”的現代化公園城市,以“生態氣象、智慧氣象、平安氣象、頤養氣象”為著力點,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呈貢新實踐,繪就生態宜居新畫卷。
云南網記者楊萍通訊員李瓊美趙玥
關鍵詞: 宜居城市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中信博(688408):預計2022年凈利潤為3800萬元到4500萬元,同比增加152 79%到199 36%;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手訂單共計約
2023-01-30 16:47
1月30日,IMAX與IMAXChina宣布,截至1月27日,IMAX在為期六天的新春假期中票房達2 31億元,創下春節檔票房新紀錄。IMAX春節票房較202
2023-01-30 16:33
大智慧:預計2022年凈虧損9000萬元-1 34億元,上年同期凈利潤1604 95萬元;報告期內,公司產品研發進度和市場開拓受新冠疫情影響,業務收入(剔除并表
2023-01-30 16:33
燕京啤酒(000729)1月30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凈利潤3 45億元-3 7億元,同比增長51 31%-62 27%。2022年度,公司推出燕京
2023-01-30 16:43
敦煌種業(600354)1月30日晚間公告,公司預計2022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00萬元左右,同比增長121%左右。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2023-01-30 16:45
新集能源(601918):與國電投江西公司擬共同投資開發建設江西上饒發電廠2×1000MW級超超臨界機組工程項目,雙方擬簽署合作投資協議,合作雙方同
2023-01-30 16:27
國內商品期貨收盤走勢分化,液化石油氣漲逾5%,白糖漲逾3%,滬鎳、滬錫漲逾2%,鐵礦石、紅棗、蘋果、紙漿等漲逾1%;玻璃、生豬跌逾5%,滬鋅、
2023-01-30 15:40
日內瓦時間1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舉行關于新冠(COVID-19)大流行的《國際衛生條例》(IHR)突發事件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討論和評估當前的新冠大
2023-01-30 15:30
第一醫藥(600833):預計2022年凈利潤1 3億元-1 5億元,同比增加163%到204%;報告期內,公司受托承接了為上海市民提供防疫物資采購服務的任務,
2023-01-30 15:46
安井食品(603345):預計2022年凈利潤為10 60億元到11 10億元,同比增長55 43%到62 76%;傳統速凍火鍋料制品和速凍面米制品營業收入穩步
2023-01-30 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