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祥云縣東山鄉:打造“中國古梅寫生第一村”

時間:2023-01-31 16:39:59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古梅春早,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縣東山彝族鄉干海村,百畝古梅群連片綻放,來自“寫生中國”的藝術家們走上田間地頭、山坡嶺上、庭前屋后,創作出一幅幅描繪梅花與東山之景的畫作,吸引游客和村民駐足觀看。

據悉,東山鄉干部群眾于2021年在朝陽村新發現明清古梅2700余株,其中樹齡100年以上的1000多株,200年以上的60多株,其余的樹齡近100年,經中國藝術研究院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唐建和云南古梅專家華珊考證,該大規模古梅群屬全國首例。古梅群的發現豐富了云南梅栽培的歷史文化,吸引各地愛梅人士來到祥云開展探尋古梅之旅。

2023年1月30日,“唐梅畫館”在朝陽村開館,并舉辦“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中國藝術研究院唐建師生迎春畫展”,聚集遠道而來的知名藝術家、學者,以梅會友、賞梅踏春、集中創作,提升東山明清古梅群影響力,打造“中國古梅寫生第一村”。

唐建教授深耕古梅文藝創作,在當天開展的“中國精神梅花品格——梅文化與東山古梅的時代性解讀”專題講座上,闡釋了中國梅文化及其發展歷程,結合東山明清古梅群資源,解讀了梅文化與東山古梅交融的時代內涵。

通過此次展覽,為東山彝族鄉文旅發展添人氣、開新路,助推美麗鄉村建設。近年來,東山鄉著力構建農文旅融合發展格局,打造“民族生態高地、蘆笙文化之鄉、千古梅嶺東山”,多次組織舉辦專家學者“雙扎根”寫生采風活動,讓越來越多人與梅結緣、踏尋東山。

據悉,此次“寫生中國”萬里行走進祥云,在近十天的行程里用書畫作品展現風土人情和鄉村風貌,舉辦畫展和研討會,并成立了“寫生中國祥云分部”,持續開展“寫生大理”“寫生祥云”等寫生活動。

云南網記者段蘇航實習生施建婷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