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創新發展蝶變升級——千年紫陶“鏈”出新活力

時間:2023-02-05 08:47:07    來源:云南網    

現場推介

窯火凝珍,穿越千年。作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以“陰刻陽填,無釉磨光”的獨特工藝聞名于世,歷經千載歲月而窯火生生不息,閃耀至今。


(資料圖片)

近年來,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度重視建水紫陶產業發展,把紫陶文旅產業鏈作為紅河州12條重點產業鏈之一進行打造,瞄準“到2025年實現紫陶文旅產業鏈集群產值突破100億元”的目標,不斷延鏈、補鏈、強鏈,創新拓展多元業態,再迎快速發展黃金期。

精雕細刻

傳承千年窯火

紫陶藝術煥發新生機

去年8月,由建水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田波、田靜精心制作的60件紫陶作品首次亮相北京榮寶齋,邁出了建水紫陶走向世界的關鍵一步。3個月后,來自紅河州的45件(套)建水紫陶作品又憑借濃厚文化氣息和精美制作技藝,在第十二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展中斬獲11個金獎、13個銀獎、21個銅獎,令建水紫陶知名度、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建水紫陶在陶土原料、技藝傳承、產業基礎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先后榮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等稱號,建水紫陶文化產業園區獲評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全國版權示范園區,已累計有81名國家級非遺、輕工“大國工匠”和陶瓷藝術大師,以及省級正高、副高級工藝美術師和省級工藝美術大師、陶瓷藝術大師等匯集于此,有各級非遺傳承人68名。目前,登記注冊的紫陶生產銷售企業和個體戶2536戶,培育紫陶規模以上企業11家,2022年產值突破50億元,建水紫陶成為了紅河州乃至云南省具有較高標識度的特色文化產業和地域文化名片。

古法技藝

邁進工業時代

紫陶產業發展啟新篇

泥料制備、拉坯造型、濕坯裝飾、雕刻填泥、高溫燒制、無釉磨光……如今,古老技藝正在一代代建水紫陶藝人手中蝶變升級。

新年伊始,在紅河州紫陶文旅產業鏈牽線搭橋下,合肥榮電集團便聯合建水當地代表企業建立研發中心,嘗試推動“紫陶+小家電”的創新融合,探索將建水紫陶的文化含量、品牌增值效應融入小家電產品中,打造更為標準化、工業化、智能化、便捷化的紫陶產品,進一步激發建水紫陶產業發展新動能。

這體現了紅河州“兩區布局、四輪驅動、三化推進、四融四扶一跨”發展思路,為將文化陶、工業陶、日用陶、景觀陶、新材料陶等“紫陶+N”的眾多鏈條拉長拉寬邁出了重要一步。

據悉,為加快推進建水紫陶產業發展,紅河州已先后啟動《建水陶瓷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建水紫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規劃》等規劃編制工作,建立建水紫陶文旅產業重點項目庫,全面梳理陶土資源、制泥、園區建設、陶旅融合、陶產融合、非金屬材料、宣傳營銷等方面項目119個,實現產業鏈項目上、中、下游全覆蓋。

紅河州還專門成立紅河學院建水紫陶文化產業研究院、紅河職業技術學院特殊教育學院,與云南大學合作建設協同創新基地,推進上海交通大學——建水紫陶聯合研究中心工作,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與技術支撐。

“藝術陶+生活陶”齊頭并進、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隨著陶電產業鏈的延伸,建水紫陶正式開啟“藝術陶+生活陶”發展模式。二者相輔相成、各盡其用,是建水紫陶向工業化、產業化邁進的重要標志,也是文化傳承、產業共建的合作典范,更是紫陶文旅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的重要突破。至此,建水紫陶逐步實現從日常生活產品到高端產品的全覆蓋。

探索跨界合作

生出產業升級新機

去年5月,一場“窯想千年·陶醉建水”茶陶文旅融合發展研討會,讓千年紫陶與普洱茶和咖啡“牽手”,碰撞出跨產業、跨鏈條合作的璀璨火花。

這是紅河州以“紫陶+”為切入點,高位推動紫陶與普洱茶產區的深度合作,建立茶企與陶企、企業與專家之間的橫向聯系制度,有針對性地開展市場化合作,嘗試跨產業、跨鏈條合作的初步探索之一。

當年,紅河州還以第十六屆中國紅河·建水孔子文化節暨第三屆中國·建水紫陶文化節舉辦為契機,促成陶策窯與中石油、中石化合作布局25個網點線下售賣建水紫陶。

直播售貨

還是在去年,紅河州先后組織開展建水紫陶電商直播季開窯活動,單月線上銷售突破1000萬元;在游云南平臺推出全省首款文旅數字紫陶藏品“獸耳方尊”,615份藏品發行即售罄;與頭部網絡達人“老村長”“云南張孃孃”合作紫陶銷售額達700余萬元……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紅河州正緊緊圍繞“千年建水紫陶”的專有性和唯一性,持續將紫陶作為產業和文化要素植入城市發展規劃、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建成建水紫陶創意園、紫陶博物館、碗窯古村保護等項目,打造紫陶街、蟻工坊等創新業態,既打造出“紫陶生產—加工—營銷—文旅”的產業鏈,也形成了紫陶文化與旅游全方位、深層次融合發展的新格局,讓兼具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建水紫陶產品飛入尋常百姓家。

堅持守正創新、優化升級,紅河州正不斷通過“鏈”上發力,助推建水紫陶產業強筋壯骨、積蓄動能,千年建水紫陶產業的發展未來可期。

云報全媒體記者 饒勇 通訊員 初政艷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