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深入推進污染防治 昆明市西山區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環球熱消息

時間:2023-02-05 12:39:48    來源:云南網    

2022年,按照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的要求,昆明市西山區多措并舉,深入推進污染防治,并取得明顯成效。西山區空氣質量優良率為100%,環境空氣綜合指數為2.67;截至2022年11月,昆明市各縣(市)區、開發區納入水環境質量綜合排名考核的飲用水源地、地表水共170個水體或斷面水質監測結果表明,Ⅰ~Ⅲ類水質比例為81.8%,Ⅳ類水質比例為12.1%,Ⅴ類水質比例為5.4%,劣Ⅴ類水質比例為0.7%,西山區在昆明市行政轄區水環境質量排第8名;西山區供水的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為湖庫型地表水水源,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自來水水質合格率均為100%;到2020年,全區49.33%以上自然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務,村莊內污水橫流、亂排亂倒情況基本消除,運維管護機制基本建立。


(相關資料圖)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藍天保衛戰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中之重,要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堅持PM2.5和臭氧協同管控、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協同治理,緊盯工業、機動車、揚塵等關鍵環節,精準治理、標本兼治。2022年,西山區空氣質量有效監測天數為365天,其中優級天數250天,比2021年增加53天,比2020年增加78天,優級天數比例達68.49%,良級天數115天,未出現輕度污染及以上天氣,空氣質量優良率100%,優良率在主城區排名第一。

昆明市生態環境局西山分局積極履行西山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統籌各部門,形成“全區統籌一盤棋防控,多個部門協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制定下發《西山區大氣污染防治督察檢查工作實施細則》《2022年西山區春夏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等文件,修改完善《西山區大氣污染事件應急預案》。嚴格落實月調度工作機制,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氣響應機制,提高應急反應能力,確保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有序推進,取得實效。

全年累計出動人員1.5萬余人次,開展聯合整治共110余次,通過條塊結合的方式全面對工業企業、在建工地、砂石料場、攪拌站、餐飲企業、揮發性有機物企業、道路運輸、秸稈焚燒等開展排查整治。通過日常巡查、定期專項排查、幫扶指導、簽訂責任書等多種形式,督促各責任單位積極履行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針對發現問題,及時督促企業完成整改,進一步減少污染物排放。

在全區10個街道辦事處和重點區域安裝15個空氣質量監測子站,聯網實時在線監測,同時利用3D可視激光雷達空氣質量掃描儀對污染物分布情況進行實時掃描,通過監測數據以及污染物分布情況快速定位污染源,及時進行處置。為防污治污進一步提供科技支撐。

下一步,西山分局將進一步發揮大氣污染防治牽頭、統籌職責,繼續加大對工業企業、建筑施工、餐飲油煙等的管控力度,按照顆粒物、氮氧化物和臭氧協同防治的要求,切實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馳而不息打贏藍天保衛戰,為守衛“昆明藍”貢獻力量。

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

根據對西山區農村衛生設施調查顯示,其中自來水入戶,衛生設施齊全的農戶約占70%;自來水入戶,衛生設施簡易的農戶約占25%,無衛生設施的農戶約占5%。參考《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規范DB33/T868-2012》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指南》(GB/T37071-2018)西南片區,并結合西山區農村用水現狀,將西山區用水定額分成三類。其中縣城郊區自來水供水與主城區是統一供水來源,根據現狀西山區供水量,城區人均用水量在120L/人.日,因此,西山區縣城郊區近期按照110L/人.日;其次是重點建設村,包括移民搬遷村莊、社區所在地周邊村莊等,該類型村莊地勢較為平緩,人口較為集中,未來為西山區重點旅游規劃區域,用水量按照80L/人.日;其他村莊大部分位于山區半山區,按照60L/人.日。規劃根據各村莊特點和類型,西山區城市郊區排放系數為0.8,重點建設村莊排放系數取0.7,其他村莊排放系數取0.6。

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是解決農村生活生產用水困難最有效的途徑。

2021年西山區投入資金3000余萬元,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西山區在碧雞、海口、團結街道新建或更換入戶管道131千米,新建泵站7座,重建取水和蓄水池36座,安裝凈水設備42套,鞏固提升了沿線居民飲水安全。

2022年,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再次被西山區列為政府惠民實事項目。2022年11月前,西山區將在碧雞、海口、團結街道辦事處,新建或更換輸水管、蓄水池、凈水設備等設施。

深入開展重點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繼續把滇池治理作為水生態文明建設首要任務,按照“退、減、調、治、管”的要求,實施滇池“湖泊革命”攻堅戰,持續改善流域水環境質量。實施陽宗海“湖泊革命”攻堅戰,加大陽宗海流域水污染治理力度。2022年1-5月,27個國控斷面(涉及35個點位)統計(滇池湖體10個點位合計為2個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為66.67%,劣V類水體比例為0%;45個省控地表水監測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為71.1%。

在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規劃上因地制宜,與街道、社區規劃相結合,確保設施建設設計布點科學合理;切實保障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資金,根據設施點位實際情況建立分類運營管護機制,建立相關考核制度,加大對污水處理設施管護人員的培訓投入,確保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發揮作用,造福一方群眾;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居民對污水處理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讓居民主動積極參與配合相關工作;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增強干事創業責任心、加緊加快工程進度,力爭工程早竣工、早見效。加快建立污水處理設施監管單位的協同機制,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

下步,區政府將圍繞重點開展好以下工作:

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聚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為西山區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及滇池保護治理提供硬件支撐;區水務、環保等部門和3個涉農街道要綜合各位代表反饋的意見建議以及區情實際、街道轄區實際,結合中央環保督察交辦問題整改落實、愛國衛生“7+1”專項行動等重點工作,不斷創新工作方式,總結工作經驗,認真履職盡責,全力配合滇池水務加快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同時堅持建管并重,完善長效管理機制,盡快將全區已建設施設備移交滇池水務開展專業的日常管護運作,確保工程效益;區政府將重點抓好統籌、指導,制定優化整改方案、專題研究部署、多渠道籌措建設管護資金,督促有關部門、單位積極解決存在的問題,全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及滇池保護治理。

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規范建設用地環境管理。為加快推進滇池流域及西山重點保護區關停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作,對海口10個關停礦山的修復工作開展情況、修復進度等方面進行現場檢查。現場針對修復中存在問題已及時提出整改意見,要求各治理修復主體提高政治站位,梳理環保督察整改要求,嚴格對照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方案及工程措施要求開展修復治理工作,并督促關停礦山現場負責人加強安全生產及大氣污染防治相關工作,切實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堅決杜絕各類安全事故和意外的發生。西山區自然資源局將嚴格督促各治理修復主體按照生態治理修復方案及各專項方案開展治理修復工作,按時按質完成生態治理修復工作,切實解決生態環境問題。

分類深化重點區域綜合整治、深入推進全過程污染防控、全面實施環境風險防控、落實企業責任主體、提升重金屬環境監測能力等重點任務。生態環境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服務與嚴管并行,通過實打實的舉措幫助企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提升污染治理能力。

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西山區全面推進落實土壤污染防治各項措施,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目前,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成果有效應用,國家、省下達的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項目已順利完成,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得到進一步加強,地下水污染防治實現穩步推進。

西山區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以更大力度、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任務落實,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提升生態環境本質水平,為實現全市生態環保和經濟發展雙贏,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云南網通訊員 龍磊

關鍵詞: 昆明市西山區 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