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我省推動系列促消費政策措施落地顯效——消費市場強勁恢復亮點紛呈 全球播資訊

時間:2023-02-16 08:35:53    來源:云南網    

今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有力領導下,各級各部門積極推動系列促消費政策措施落地顯效,云南消費市場恢復勢頭強勁,春節期間消費市場亮點紛呈。在2月15日舉行的云南省近期消費市場回暖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作了介紹。

單日旅游收入再創歷史新高

2022年,我省統籌疫情防控與消費促進工作,推動消費市場承壓前行,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增速排名全國第9位,是近3年來首次躋身全國前十。全省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由上年同期的92億元擴大至121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增長28.2%。“新能源汽車下鄉”成果顯著,限額以上單位新能源汽車類商品零售額總量達91億元,同比增長1.5倍。

“今年以來,我省各項促消費政策措施效應進一步顯現,消費熱點亮點突出,消費復蘇勢頭強勁。”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王建新介紹,文旅產業全面恢復發展,春節假期全省共接待游客4514.61萬人次,同比增長244.7%;實現旅游收入384.35億元,同比增長249.4%,繼去年暑期創單月歷史最高后,再創單日旅游歷史新高。


【資料圖】

在春節旅游熱潮推動下,省內住宿業經營顯著回暖、市場主體預期積極向好。據快速調查,春節7天,參與調查的202家單位平均入住率恢復至68.9%,較上年同期提高約34個百分點。全省人員流動規模較2022年春節大幅提升,基本恢復至2019年(疫情前)的七成,綜合運輸客運量達到了839.62萬人次。

借春節之勢,我省將進一步健全完善“引客入滇”推廣體系,持續推動省內、省外兩大市場復蘇,提前做好海外游客入境赴滇旅游準備。深化“旅游+”“+旅游”,持續抓好旅游產品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

“我們將實施文化和旅游強省建設三年行動,按照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建設目標,規劃建設世界級旅游景區和世界級旅游度假區,力爭今年完成旅游業固定資產投資1300億元以上。”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饒祥碧介紹,著眼業態創新,將開發文旅消費新場景,推出醫療健康、中醫藥養生、戶外運動、科普研學、旅居養老等康養旅游新業態,力爭新增文旅新業態基地或企業100個以上。全面落實《2023推動經濟穩進提質政策措施》,對年度投資2億元以上的省級重大文旅項目,按其實際完成投資的3%給予獎勵,對2023年度省級重大文旅項目和業態創新項目給予貸款貼息支持;對成功創建國家5A和4A級景區的市場主體,分別給予300萬元、100萬元獎勵。同時,持續整治旅游市場秩序,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建立全省統一的旅游市場誠信服務體系,為促進云南文化和旅游消費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

全省消費市場迎來“開門紅”

“隨著春節假期消費市場的回暖,全省消費市場迎來‘開門紅’。”王建新介紹,春節期間,我省組織開展了“2023云南網上年貨節”系列促銷活動,帶動全省網絡零售額85.9億元、農產品網絡零售額23.22億元。

口岸有序高效恢復通關,按照國家口岸辦“貨客有別、內外銜接、風險可控、穩妥漸進”的原則,瑞麗口岸、河口公路口岸和磨憨公路口岸率先恢復客運功能。截至1月31日,全省共有20個口岸和14條通道恢復了貨運功能,瑞麗口岸進出境753人次,河口公路口岸進出境62620人次,磨憨公路口岸進出境65445人次。

“下一步,要乘勢而上,充分釋放被抑制的消費潛能,不斷增加多樣化多元化的服務供給,加快釋放服務消費升級孕育的巨大潛能。”王建新介紹,我省將持續擴大大宗商品消費,充分挖掘汽車、家電等大宗商品消費潛力,持續開展“彩云”系列促消費活動,廣泛開展汽車、家電促銷活動,積極組織商品房促銷。對批零住餐、汽車、成品油等重點行業,要堅持抓大不放小、大中小結合,培育消費熱點、推出消費新品。

同時,抓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加強區域消費中心建設的統籌布局,形成一批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引導各地打造夜間經濟地標和夜經濟商圈,推動成熟商圈上檔升級,加快昆明區域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支持邊境口岸城市建設國際化消費城市,培育消費新增長點。抓農村消費市場釋放潛力,進一步挖掘農村消費市場潛力,支持發展直播帶貨、農村電商等新模式,推動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增長20%以上。

還要大力發展新型消費,大力發展健康醫療、養老托育、體育、家政、信息等服務消費。積極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打造城鄉“15分鐘”養老托育服務圈。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推行“線下購物7天無理由退貨”承諾活動,建立消費糾紛快速處置機制,完善消費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消費信貸產品和服務,增強消費能力。

云報集團全媒體記者 楊抒燕

關鍵詞: 政策措施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