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通海:年產值近1000萬 蘭花綻放出“美麗經濟”_全球微動態

時間:2023-02-17 17:48:01    來源:云南網    


(相關資料圖)

花卉苗木產業既是美麗事業,也是新興的綠色朝陽產業。近年來,通海縣立足當地自然資源條件,持續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種植,讓蘭花產業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新興產業。

走進位于九龍社區的蘭花種植基地,在距離地面一米高的花架上,一盆盆蘭花綠意盎然,散發著淡淡的幽香,為基地增添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基地的主人正忙著拔草、澆水、移盆......據介紹,目前該基地共種有國蘭、云南蓮瓣蘭、春蘭、春劍等300多個品種,通過線下和線上兩種模式進行銷售,線上主要依托微信、抖音直播、中國蘭花交易網等平臺銷往全國各地。蘭花的價格從200元至幾萬元不等。

“全國各地都有銷售,我們現在年產值能達到1000萬左右。”通海縣杞秀蘭花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平說。

為積極引導更多農戶種植蘭花,依靠蘭花走上致富路,通海縣不斷探索“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整合各類資源,成立了蘭花專業合作社,開啟了蘭花產業的“抱團發展”,并通過向農戶傳授養蘭技術和經驗,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我們的蘭花基地像這種的有四、五個,現在蘭花合作社人員有30人左右。”通海縣杞秀蘭花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平說。

“通過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這個最基層的農村經濟組織的集聚效應,把通海的分散種植戶,家庭農場這些串連起來,我們的初衷就是讓蘭花產業得到發展壯大,讓蘭文化得以傳承和弘揚,讓傳統的種植業得以轉型升級。”通海縣供銷社主任陳開春說。

提到通海的蘭花種植,那就不得不說通海劍蘭。通海栽種劍蘭有史己久,建國前通海居民家中種植通海劍蘭者就相當普遍,且價格也較高,當時就有以兩斗米換一盆劍蘭的佳話。如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通海劍蘭種植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并多次在高規格蘭展中獲獎,深受愛蘭者的青睞。

如今,通海的蘭花產業和花木經濟已成為通海縣興花富民、繁榮經濟的特色產業,帶動更多的農戶鼓起錢袋子,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

云南網通訊員羅瑀趙明波

關鍵詞: 1000萬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