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原標題:不用油不用電,24小時連續運行自然能提水為山區生產“解渴”
灌溉用水得到保證,荒山變花果山。
自然能提水系統。
從靠墻根曬太陽到春耕生產忙,變化源于東川區銅都街道辦事處梨坪村、塊河村等村莊建起了自然能提水工程。土地灌溉用水得到保證后,當地村民春耕備耕忙得熱火朝天,靠天吃飯的歷史也從此得到根本性改變。
塊河村、梨坪村位于東川城區西南部,平均海拔1260米,屬于半山區。3月9日,記者走訪兩地獲悉,由于海拔較高,山高水低,無長流水源,長期以來,當地村民靠打井、小水窖、小水池集雨水滿足生產用水需求,用水嚴重短缺。遇到干旱年,村民人背、馬馱或駕駛拖拉機到附近水源點拉水,平均距離達10公里以上。
“由于缺水嚴重,以前村民都是種玉米、花生、紅薯老三樣。”東川區銅都街道辦事處梨坪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洪方華介紹,梨坪村全村有耕地5146畝,人均耕地近2畝,再加上林地,人均生產用地超過3畝。以前由于沒有灌溉用水,冬季、春季當地村民都閑著,大多數時間靠著墻根曬太陽,有的村民則選擇外出務工。
在滇滬合作的推動下,2019年,淼匯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東川啟動“自然能提水滬滇協作示范項目”。該項目利用烏龍河電站的尾水,采用自然能提水系統,即先采用有壓重力輸水獲取勢能,再利用自然能提水系統將水輸送至海拔2000多米的高位水池,最后利用水池高差灌溉低區域土地。這一提水系統不用油、不用電,24小時連續高效運行,不受陰雨日照等自然條件約束,具有無污染、高效、穩定、可靠等技術特點。
2019年3月,上述項目動工,次年6月竣工。建成后,梨坪村自然能日提水量1000立方米,揚程886.5米;塊河村自然能日提水量720立方米,揚程764.5米,兩個村累計灌溉面積超過5000畝。
洪方華介紹,灌溉用水問題得到解決后,當地村民一改過去老三樣種植結構,轉種無花果、草莓、枇杷、橄欖等特色經濟作物。2019年7月,梨坪村一邊修建蓄水池、自然能提水設施,一邊種植枇杷。2022年,枇杷樹開始掛果,每畝年產值預計1.5萬元。之后的5—15年為盛果期,每畝年產值預計2萬元至3萬元。目前,枇杷的市場平均價格為25元/公斤。該產業不僅能給當地帶來極好的經濟效益,還可帶動土地流轉。
在洪方華看來,更重要的是,現在村民忙起來了,從春節到現在,村民都在忙著采摘枇杷,原來外出務工的村民也陸續回來開始發展農業生產。因水而興的梨坪村等村莊的產業振興之路,正迎來繁花似錦的新未來。(記者 廖興陽 攝影報道 )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近日,山東榮成海上養殖生產作業進入繁忙季節。在榮成市俚島鎮俚島灣海域,養殖工人們駕駛百余艘漁船、舢板迎著朝霞出海作業。榮成市的海洋牧
2023-03-10 07:47
據了解,近年來菏澤單縣通過生態保護與修復的不斷完善,使浮龍湖成為方圓百公里內較大的湖泊濕地,為各種鳥類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優良的棲息環境
2023-03-10 07:41
□本報記者王建趙琳推進高質量發展,外資是重要力量。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住魯代表委員們認為,這宣示了中國堅定不移
2023-03-10 07:52
青年山東說,帶你看青年人眼中的山東。談起那場登頂冠軍的決賽,姚波仍然有些激動:“從落后到扳平反超,然后再被別人扳平,最后以5:2獲勝,整
2023-03-10 07:41
3月8日,全球首個海水淡化濃鹽水提鋰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在青島舉行。據悉,該項目選址青島水務集團百發海水淡化廠內,預計12月底正式投產運行。
2023-03-10 07:5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杜虹曉濟南報道3月9日,記者從山東省應急廳了解到,省氣象臺于3月9日16時發布寒潮藍色和海上大風黃色預警:受強冷空氣影
2023-03-09 21:4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畢勝濟南報道記者從中國天氣網了解到,3月9日濟南最高氣溫達到了27℃,最低溫也有18℃,行走在室外已有了夏天的感覺。在
2023-03-09 21:49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李金珊張穩實習生胡夢垚濟南報道你能相信嗎?5克黑水虻卵在幼蟲生長周期每天便可以吃掉7-10公斤廚余垃圾……3月8日上午,
2023-03-09 21:46
草莓熊一般都是自帶草莓香味的,這也是它很受歡迎的原因之一,粉色的圓滾滾的肚子可以說是很可愛的。那么,聞多了草莓熊的香味會中毒嗎?只有
2023-03-09 19:49
披薩的口味比較豐富,里面可以放各種各樣的食材,有葷有素,搭配起來很不錯,是比較受歡迎的一種美食。有些人會自己在家做披薩,里面可以放一
2023-03-09 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