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植樹添新綠 不負好春光

時間:2023-03-13 14:42:13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在第45個植樹節來臨之際,我省各地組織開展義務植樹活動,以實際行動建設生態家園。

保山市開展植樹活動。通訊員熊自成攝

清晨的洱海東岸,約400名青年志愿者分工協作,卸載、轉運、補植樹苗,5000余株紅豆杉即將落地生根。“2022年,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共計111萬余人參與義務植樹活動中,植樹約468萬株。”志愿服務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洱海東岸降水量少,山體植被稀少。多年來,通過義務植樹等專項行動,洱海東岸種植紅豆杉110余萬株,紅楓、楊梅、櫻花等百余種樹木10余萬株,實現總綠化面積3000余畝,并在此基礎上打造了青少年體教融合基地、中草藥研習基地、婚紗攝影基地等。

在蒙自市綠色新型建材產業園區,來自園區、蒙自市文萃街道辦的200余名干部職工揮鍬鏟土、扶植苗木、培土壓實、澆水灌溉,努力為家園添新綠。在大家的一番辛勤勞作后,1200余株馬尾松成片林立,實現綠化面積6000余平方米。

綏江縣夫妻同心林。通訊員羅洪楊東升劉苧懌攝

春雨綿綿,綏江縣近百名干部職工在南岸鎮附近的金沙江岸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現場熱火朝天。一番忙碌后,60多株桂花樹和200多株三角梅迎風而立,金沙江岸穿上了“綠色新衣”。當日,綏江縣56對夫妻來到迎暉公園景觀帶,一同種植幸福樹,形成由56株樹組成的夫妻同心林。近年來,綏江縣大抓綠色產業和生態工程,累計新造林30萬畝,改造低效林20萬畝,打造了一批森林鄉村、綠美河湖和綠美村鎮,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1.99%,創成了省級園林縣城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在西疇縣西灑鎮么灑村委會大烏麻村,新種下的2300余株連翹樹苗迎風挺立,為石漠化山區增添了一片新綠。西疇縣曾是全國石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99.9%的國土面積屬于山區,石漠化面積占75.4%。近年來,西疇縣圍繞石漠化綜合治理,持續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陡坡地生態治理等一批林草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并積極引導全民義務植樹。該縣人工造林及退耕還林30萬畝、封山育林23萬畝,林地面積達151萬畝,森林覆蓋率提升至54.83%;治理巖溶面積423.32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積247.06平方公里,實現了從石漠遍布到喀斯特綠洲的美麗蝶變。

云報全媒體記者段蘇航饒勇謝毅李麗 通訊員周勇盧漢羅洪 楊東升劉苧懌馮彭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