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世界百事通!農文旅融合 曲靖助推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

時間:2023-03-18 16:28:40    來源:云南網    

曲靖市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市,鄉村旅游資源豐富、分布廣泛、獨具特色,鄉村旅游能帶動農產品加工業、服務業、商貿業等相關聯產業的發展,使鄉村由單一農業經濟轉變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多元化經濟。市域10個縣(市、區)均有可開發利用的鄉村旅游資源分布。按照云南省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要求,曲靖市緊緊抓住旅游業從觀光旅游向休閑、體驗、度假、康體、養生等轉變趨勢,持續完善基礎設施,不斷優化鄉村旅游產品供給,以農民為主體的鄉村旅游利益連接機制不斷完善,全市鄉村旅游展現新局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潦滸古鎮

近年來,曲靖大力開展鄉村振興,依托獨特高原區位氣候、高原特色農業和厚重文化資源優勢,打造村莊、田園、紅色優勢資源等鄉村旅游品牌連片集群,不僅讓鄉村成為旅游目的地,也讓鄉村成為“背上行囊走四方”的旅游客源地,在“百花齊發”的農旅、文旅融合中,探索出曲靖獨特的鄉村振興之新“路”。  

“云上花鄉”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典范

2023年1月7日,曲靖市羅平縣“云上花鄉”鄉村振興示范園在板橋鎮云上村熱鬧開園。這個借助全省實施鄉村振興“百千萬”示范工程契機,以羅平百萬畝油菜花海和金雞峰叢景區為核心,精心規劃建設的山間美麗鄉村綜合性景區真正駛入鄉村旅游“快車道”,成為羅平旖旎風景線上又一抹絢麗的打卡地。 

鄉村振興示范園

“云上花鄉”鄉村振興示范園,是以百萬畝油菜花海和金雞峰叢景區為核心,在羅平縣板橋鎮下轄的云上村、維古村、小龍潭村等村,建設以“花間賞、云上住、維古養、龍潭憶”為主題的“云上花鄉”鄉村振興示范園。  

走進示范園的第一站——云上村,村容整潔、環境優美,屋舍綠野相映成趣。“在政府的引導和專業團隊的指導下,我將家里閑置的老房子作為資本,通過與村景旅游開發公司合作經營,按比例分成。雖然剛試營業三個月,2022年的收益不算多,但我已經很滿意了。從來沒有想到,閑置的老房子會變成‘網紅打卡地’。現在我家除了種地的收入,還多了咖啡館、民宿的經營收入和入股分紅。”云上村村民小組長周建友介紹道。  

在示范園建成經營管理中,羅平縣創新利益聯結機制,堅持“農民的村莊農民經營”,引導農民盤活閑置資源,最大限度激活“沉睡”資源,靈活多樣地參與業態經營,保障好農民的財產權和經營權。創新“鄉村CEO+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成立合作社代管集體資產,組建公司負責管理園區,招聘“鄉村CEO”負責市場經營。成立2個農民專業合作聯社,3個村的集體資產作為合作聯社的經營資本金,由村黨總支書記任理事長,全權代理村集體經營管理,建強鄉村振興一線戰斗堡壘。2個合作聯社與板橋鎮某開發公司共同注冊成立羅平縣某旅游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在全國范圍內海選3名“鄉村CEO”,組建“村組兩級黨組織書記+鄉村CEO”公司管理團隊。  

去年1月示范園試運營以來,累計吸引3萬余人次游客、100余個團體前來觀光、體驗,營業額累計達400余萬元,村集體經濟突破40萬元,戶均增收2000余元。同時,在“鄉村CEO”的“傳幫帶”和示范引領下,3個村已有26戶農戶返鄉創業,200余人在家門口就業,實現農戶自主經營有收入、合作經營有分成、就近務工有工資,全體社員有分紅,全民共享鄉村振興成果的目標。  

羅平縣重點圍繞以“云上住、維古養、龍潭憶”為主題的“云上花鄉鄉村振興示范園”建設,示范園已被納入17個省級田園綜合體創建試點之一,探索建立的“資源盤活型”利益聯結實踐案例,作為全省15個優秀案例之一在全省推廣。  

2022年6月以來,曲靖市先后啟動了羅平縣“云上花鄉”、陸良縣三岔河、麒麟區升官屯、沾益區紅瓦房、富源縣回隆、宣威市官寨等6個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以點帶面推廣示范,探索出一條符合時代特點,具有曲靖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力爭用三年時間建成60個鄉村振興示范點。  

目前,其他5個核心示范區已經明確方案并在積極推進中,下一步將按照相關教授團隊的指導,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進一步找準發展定位,推廣運用羅平“云上花鄉”所取得的經驗,全力推進其他5個核心示范區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確保2023年9月30日前全部建成投入運營。  

全域旅游,曲靖鄉村旅游“百花齊放”

目前,曲靖已創建省級特色小鎮5個,省級特色旅游村13個,省級民族特色村寨7個,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8個,云南省旅游名村名鎮21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1個(師宗縣五龍壯族鄉),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4個(師宗縣五龍鄉狗街村、羅平縣魯布革鄉臘者村、會澤縣娜姑鎮白霧村、宣威市東山鎮芙蓉村)。  

按照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和“兩高兩新”專項行動方案,建設以“麒沾馬”中部現代康養旅游區、以羅平為龍頭的南部休閑觀光旅游區、以會澤為核心的北部歷史文化旅游區規劃布局,指導各縣(市、區)科學規劃鄉村旅游發展,將鄉村旅游與全市旅游高質量發展相結合。將鄉村旅游列為全域旅游重要支撐項目,謀劃實施旅游高質量發展“510”工程(10個重點支撐項目、10個鄉村旅游特色村莊、10個“網紅打卡點”建設、10個文體旅節慶賽事活動、10項重點工作),強化旅游招商,精心打造核心景區、特色村莊、打卡點和自駕線路,項目化、清單化、具體化推進工作落實,加快構建旅游新格局。 

曲靖因地制宜,全力打造鄉村旅游品牌。曲靖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韻、一村一景”的要求,積極引導和幫助鄉鎮結合各自特點,在生態保護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優勢資源、特色資源和文化內涵,因地制宜,豐富產品內容,提升鄉村旅游品質,樹立品牌。

全面融合,持續優化鄉村旅游產品。緊緊把握游客對鄉村旅游消費需求,深入推進旅游與各類特色資源全方位、深層次融合,積極培育旅游新業態。  

不斷優化鄉村旅游產品結構,推動鄉村旅游產品供給由粗放式不斷向高質量發展,逐步突顯鄉村旅游“姓農、姓小、姓土”的產品供給,打造帶有鄉土社會健康生活印記的旅游產品。  

不斷推進鄉村旅游產品創新。強化農文旅融合,突出田園風光、突出鄉村風貌、突出民間風物、突出風情特色、突出產業融合,拓展鄉村旅游產品,突出鄉村旅游的文化特色和參與性、體驗性、互動性。打造特色民宿、共享農業、民俗文化體驗、農副產品加工等鄉村新業態,推動“村莊變景點、田園變公園、民房變客房、農民變旅游工人”,以鄉村旅游促進鄉村振興。  

云南網通訊員 邱艷霞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