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環球最資訊丨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 | 走進云南,就走進春天

時間:2023-03-22 22:26:50    來源:云南網    
01

早在近一千年前,蘇軾就曾說過,對春天感知最敏銳的動物是鴨子:春江水暖鴨先知。

那最“遲鈍”的呢?答案或許是孔雀,不過它并非動物,而是一個地方——地圖上形狀輪廓與美麗奇鳥極為相似的云南。

之所以說云南對春天感知最“遲鈍”,是因為這里幾乎天天都是春天,時光的界線難以分辨。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


【資料圖】

當其他地方春花盛開時,云南十八怪微微一笑:這里四季鮮花開不敗。當想去有風的地方“浴乎沂,風乎舞雩”,云南完全可以讓人成為孔子一樣的“暮春者”。

實際上,說云南對春天感知“遲鈍”,是一個特別“凡爾賽”的講法。可又有什么辦法呢,是想低調,但實力不允許啊!

走進云南,就走進春天。

02

春天里,總會發生“好看”的故事。風靡全球的云南野生亞洲象在2021年春天正式“出道”,開啟北上南歸的奇妙旅程;每年按時來滇越冬的紅嘴鷗總會在春天戴上“黑禮帽”,性成熟后頭部變黑,與相伴三十余載的云南人折柳惜別。

春天里,總能聽見“好聽”的旋律。且聽春風,有風吹過十里桃花;且聽春潮,銀蒼玉洱盡展芳華;且聽春誦,書聲瑯瑯無問西東;且聽春耕,追夢人一點就到家。

《去有風的地方》拍攝地 記者 黃興能攝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拍攝地 供圖

春天里,總能嗅到“好聞”的氣息。有的馥郁芬芳,傳來斗南花田喜事,抑或獨在山巔傲然綻放;有的沁人心脾,聞得到雨林中原始的呼喚,以及梯田上迷人的稻香;還有那人間煙火,勤勞的汗水浸潤大地,又蒸騰起裊裊炊煙……

春天里,總能品嘗“好吃”的滋味。在云南,不僅可以把春色盡收眼底,亦能將其吃進嘴巴。很少有人離開云南時,不帶一份鮮花餅作為伴手禮。而在這之前,其實早已吃遍了金雀花煎蛋、棠梨花炒豆豉、苦刺花煮蠶豆、玫瑰花烤乳扇、涼拌核桃花……食色性也,吃盡這花味人間。

春天里,總能揉捻“溫暖”的時光。捻時為木,呷一口明前茶,憶唐朝陸羽寫茶經三卷,看今朝云南向世界敬茶;信手拈來,摘一朵云南云,把“詩的遠方”拉近眼前,讓“夢的故鄉”放飛天邊。

03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對春天感知最“遲鈍”的云南,恰是春天最好的代名詞。

作為“植物王國”“動物王國”,云南自然資源稟賦得天獨厚,擁有全國最多的植物種類,313種獸類、945種鳥類、209種爬行類動物、189種兩棲類動物在此詩意棲居,這意味著每時每刻都有春天在枝頭綻放,寒來暑往都有小可愛們報春來。而作為“世界花園”,一年就能產167億枝鮮切花的云南,還把春天送抵全球各地。云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當然,鮮花盛開的同時,心花亦在怒放。來到這片春意盎然的詩和遠方,煩惱憂愁一瞬間就被吹走,心情會隨云彩一樣舒卷變化,成為各種美妙的形狀。每一份云南的“限定版”驚喜,都是獨家的春日治愈。吹皺一池春水,撫平內心波瀾。

而之所以說走進云南就走進春天,還因為這里一直都在發生著“春天的故事”。云南旅游蓄風起勢,強勢復蘇,“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人皆向往。沐著春風,云南上下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春“耕”不輟,馳而不息。有一種叫云南的節奏,是在春風里奔跑。

草木發新芽,人勤春來早。

走進云南,就走進春天,處處驚喜、一路生花。

自然的春天、心靈的春天、奮進的春天、你我的春天。

撰文:李星佺夏欣瞳

設計:張俊輝

編輯:劉曦靚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