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天天熱議:【在云南】一葉春茶奏響產業之歌

時間:2023-03-28 17:30:45    來源:云南網    

景邁山古茶林

古茶樹“螃蟹腳”


(相關資料圖)

千百年來,因為一片神奇的“東方樹葉”,普洱與世界對話,演繹了無數精彩,被冠以“世界茶源”的美譽;茶葉,已經成為普洱的一張亮麗名片。

普洱市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普洱市茶產業將實現規上工業產值17億元以上。對普洱人來說,茶葉不僅是致富的“金葉子”,更是流淌于血液中的文化因子,有更多茶人和茶企希望通過發掘茶和茶文化的物質價值和文化價值,全面推動茶產業和茶文化的提質增效及創新發展,把這片小葉子做成大產業,推動普洱茶品牌“原力覺醒”。

寧洱縣茶農王進德一家在采摘春茶 董建華 攝

打筍山茶區采摘春茶 楊程 攝

打筍山茶區采摘春茶 楊程 攝

春茶采摘正當時

如果春天有味道,那一定是春茶的鮮、香、爽、甘、甜。近日,云南各地陸續進入春茶開采期。在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寧洱鎮,茶園滿眼青翠、茶香飄溢,放眼望去,成片的茶山春意盎然,一壟接一壟;茶農們身背竹簍穿行于茶壟間,輕快嫻熟的手指伴著嫩葉一同飛舞,豐收的喜悅也落入了竹簍中。

忙于采摘的茶農王進德介紹道,因為今年立春較早,加之前期雨水比較多,春茶采摘季節較往年提前了半個月左右。截至目前,寧洱縣共有茶園面積33萬畝,其中,現代生態茶園20.48萬畝,野生古茶樹群落12.16萬畝,栽培型古茶園0.36萬畝。一陣陣春風,喚醒了萬物復蘇的活力,一片片新芽,更萌發了產業振興的生機。

初春的茶園

春茶

春茶

一片致富的“東方樹葉”

以茶興茶,以茶興農。一片葉子不僅讓世界認識了普洱,更把幸福與回甘帶給了一方百姓,興起了一方產業。走進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雅邑鎮雅邑村茶園,千畝茶山郁郁蔥蔥,茶樹吐露出嫩綠的新芽,茶農們腰挎竹簍,雙手嫻熟地忙著采摘今年第一批新茶。雅邑村黨總支部副書記楊媛表示:“春茶經過一個冬天的養分積累,在現階段采摘的品質是最好的,過了這個時期,品質就會大打折扣。今年的第一批春茶在2月底就開始了,出芽量不高,但是價格達到了每公斤60元。”據當地茶農介紹,2月底至3月底的首批春茶品質最好、賣價也最高。茶農金玲樂呵呵地說道:“我家種植茶葉已20余年時間,共種植10畝。從2月23日開始采摘第一批春茶,平均每天采摘鮮茶10余公斤,這一個月能采摘300公斤左右,預計茶葉收入將近1萬余元。”良好的收益,也吸引了不少附近的村民前來“就業”。近年來,雅邑鎮因地制宜發展茶產業,打造綠色有機茶葉種植基地,全鎮共有茶園面積11540畝,其中生態茶園面積8730畝、有機茶園認證1510畝;同時,還大力扶持本土茶企業壯大村集體經濟,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0余萬元,帶動1107戶散戶發展茶產業,實現村集體和農民雙增收。雅邑鎮,只是普洱市依靠茶產業走上致富路的萬千村鎮之一。今天的普洱市有近一半人口從事著茶葉生產,茶產業是關系千家萬戶的支柱產業。

2022年,普洱全市茶園面積達209萬畝(含栽培型古茶園19萬畝),同比增長19.52%;采摘面積190.69萬畝,同比增長16.62%。茶葉產量14.46萬噸,同比增長16.22%。綜合產值392.46億元,同比增長16.08%。茶農人均純收入6560.76元,同比增長18.47%。一片神奇的葉子,真正鋪就了鄉村振興路。

茶山俯瞰圖

茶山俯瞰圖

奏響文旅融合交響曲

回顧這幾年普洱市茶產業的發展,可以用兩個關鍵詞總結:一是生態有機,二是茶旅融合。近期印發的《云南省茶葉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23—2025年)》中提到要推進茶旅融合發展。依托名山古樹資源和民族風情特色,結合云南旅游名錄,打造一批集茶產業、茶文化、康養休閑為一體的特色小鎮、美麗鄉村、茶葉莊園;開發一批“古茶山+古茶鎮+傳統加工體驗+茶品鑒”“現代茶園+茶科技+茶生產+茶品評”等特色茶旅精品線路。到2025年,打造3個茶產業三產融合示范園,10個茶葉小鎮、茶莊園,10條茶旅游精品線路。

小小茶葉正風光無限,香飄四海,掀起熱潮。從茶葉到茶“業”,普洱市充分整合普洱茶優勢資源,加快推進茶旅深度融合發展,不斷塑造茶旅品牌、豐富茶旅業態、提升茶旅內涵、強化茶旅宣傳,走出一條集茶林觀光、農事體驗、茶文化學習等沉浸式體驗的“茶旅融合”新路子。

在普洱市思茅區,以茶葉為特色優勢,衍生出了茶旅、美食、民宿、手作等業態,逐步走出了一條壯大茶經濟、豐富茶文化、打造茶旅游的特色發展之路。普洱銀生茶莊園便是思茅區探索茶旅融合的成功實踐。

據悉,銀生茶莊園從2015年開始探索嘗試莊園運作模式,在日常管護中分區域、分季節進行中耕、修剪、除草、施有機肥,通過精細化管理,實現一年四季都能在這里體驗采茶、制茶,還可品嘗到用采摘的鮮葉做成的美味茶餐。

自2023年元旦以來,莊園就陸陸續續迎來了各地的游客。“普洱是一座很愜意的城市。我們從北京過來,第一次看到這么漂亮的茶園,就帶小朋友到茶莊園采摘茶葉和制作茶餅,這是一段很有意思的成長體驗。”來自北京的游客李青帶著孩子在普洱銀生茶莊園里邊采摘春茶邊感嘆道。

借助茶旅融合,目前,思茅區已建成茶葉莊園10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3個。形成了“茶+旅游、茶+文創、茶+健康、茶+科研、茶+互聯網”等新型產業業態體系。

未來,“普洱”不只是茶文化的起源地,更是代表茶產業的符號。越來越多的游客“聞”茶而來,在普洱茶的故鄉赴一場茶源之約。這座因茶而興的城市,也正在茶葉的醇香中,續寫產業鏈綠色發展新篇章……

記者:官媛敏

海報:張哲浩

策劃:郭麗 李赟靜 趙家琦

編輯:何宣穎

資料來源于:寧洱縣融媒體中心、墨江縣融媒體中心、江城縣融媒體中心、普洱市茶葉和咖啡產業發展中心、普洱日報、人民網、中國新聞網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