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從“住得起”到“住得好” 保租房讓昆明新市民實現“租房自由”

時間:2023-03-30 10:46:03    來源:云南網    

記者從昆明市公有房屋管理中心獲悉,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以下簡稱“保租房”),不僅是一項重大改革、重大民生工程,是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健全租購并舉住房制度的重要內容,也是落實“房住不炒”、緩解住房租賃市場結構性供給不足的重要舉措。


(資料圖)

作為全國40個發展保租房的城市之一,加快發展保租房成為新發展階段昆明住房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自去年年底以來,昆明市正式啟動保租房分配工作。滇池明珠廣場(惠青家·滇池明珠店)、中通世紀商務中心等保租房項目陸續面世,緩解了昆明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難問題。

從“憂居”到“優居”

95后研究生租到了“夢想的房子”

“無門檻、位置好、租金劃算……新家的一切我都很滿意。”小袁是惠青家·滇池明珠店的首批承租人,也是昆明市保租房政策的首批受益人。即將研究生畢業的小袁,面臨著安居和擇業的雙重考驗。得知保租房的政策后,小袁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提交了申請,僅僅兩個月,她就搬進了干凈整潔、窗明幾凈的新家。

“保租房屬于保障性住房,受政府部門監管,租金定價、合同簽訂等都有相應的政策保障,我不用擔心房租突然上漲,也不用害怕被二房東騙,住著更加安心。”住房有保障后,沒了后顧之憂的小袁,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職業規劃中,更加從容地邁入人生下一個階段。

吾心安處是吾鄉

從“一張床”感受“昆明溫度”

“兩年前,我和親戚來昆明創業,來了就不想走了,說起來我也算是昆明的‘新市民’。”來自河北石家莊的劉先生經營著一家線上超市,由于工作原因,他每天要在西山區、官渡區、五華區和呈貢區之間來回奔波,房子也是換了又換,漂泊的工作讓他迫切想找一個穩定的住所。“二手出租房租金貴,裝修差,不僅要多出一個月的中介費,住進去還得看房東‘眼色’,住起來不踏實。”講起自己的租房經歷,劉先生還有些唏噓。

河北創業小伙劉卓飛入住保租房。

從昆明市保租房開放申請到“搶房”,再到接房搬新家,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劉先生的漂泊之旅在終于畫上了句號。“我在昆明,有家了。”站在窗前眺望遠方的劉先生,看著眼前的萬家燈火感慨地說道。披著晚霞跑步的傍晚、微風拂面的清晨、肆意奔跑的周末……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碎時光,是一座城市最能打動異鄉人的煙火氣和人情味。

作為城市建設的主力軍,新市民、青年人由于工作時間不長,經濟條件受限,買不起商品房,也不滿足公租房申請條件,從而成為了住房保障體系的“夾心”群體。針對新市民、青年人群體的特點,2022年,昆明市出臺的《昆明市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實施方案》,實現了“精準保障”,保租房不設收入門檻,堅持“小戶型、低租金”,以建筑面積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租金不高于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金的85%。

“十四五”期間,昆明市將籌集不少于6萬套,讓新市民、青年人“租得上、租得起、住得好”。一套套明亮溫暖的保障性租賃住房,承載著一個個留昆就業創業新市民、青年人的美好夢想。從土地房源籌集,到財稅金融支持;從審批監管統籌,到水電價格認定,昆明市正持續完善保租房配套措施。未來,還將會有更多保租房項目面市,讓新市民、青年人能在城市安居樂業,從“住夢”到“筑夢”,真正成為城市的主人,實現人生理想,在昆明“圓夢”。

云南網記者趙崗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