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綠美怒江 城鄉蝶變 天天熱頭條

時間:2023-03-31 08:41:11    來源:云南網    

宜居宜業和美村寨


(資料圖片)

近日,在瀘水市老窩鎮銀坡村重樓莊園周邊山地里,莊園負責人肖志軍領著30多名群眾冒雨補種櫻桃、雪梨、黃精。經過多年努力,莊園已建成1000畝重樓地,種植了幾千棵果樹和觀賞林木,打造出集種植養殖與自然山水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重樓莊園。

春雨潤物好時節,植樹造林正當時。最近,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捧當鄉、丙中洛鎮等地干部群眾在沿江坡地、面山地帶、搬遷安置點周邊揮鍬鏟土,栽下一棵棵紅豆杉、冬櫻花、四季茶花和葉子花,接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伴隨著綠美怒江建設的深入推進,怒江兩岸卉木萋萋、瓜果飄香。各族群眾爭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植綠、愛綠、增綠、護綠的文明風尚日漸濃厚,森林覆蓋率逐年提高,綠色成為最亮眼的底色。

在獨龍江鄉“克勞洛”特色旅游村里,黨支部書記斯小東帶著28戶農戶將鮮花和綠樹栽到庭院、村道邊。“國家幫我們建設旅游特色村,我們自己可不能閑著,動手種樹栽花讓環境美起來、亮起來,吸引更多的游客來觀景住宿,讓鄉親們的日子有更好的奔頭。”斯小東說。

近年來,獨龍江鄉著眼于全域旅游和長遠發展,開展村邊、路邊、河邊環境整治,進行“美麗庭院”建設。廣大獨龍族群眾按照村寨地形地貌、各家庭院樣式,到江邊搬鵝卵石砌庭院墻,栽上桃樹、李樹,用竹欄圍菜園,扮靚村寨。如今,種一棵樹,增一片綠,已成為貢山縣各族群眾的共識。城鄉綠化美化活動開展以來,僅2022年全縣已完成綠化美化面積201畝,種植樹木花卉2.4萬余株。

生態環境是怒江最寶貴的資源。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實施保護綠水青山全民行動、怒江大峽谷環境提升三年行動和城鄉綠化美化三年行動計劃,發動群眾在怒江、瀾滄江干流和獨龍江兩岸植樹栽花。以主干公路沿線、城鎮面山、沿江一線、通村道路面山兩側、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旅游景區景點等為重點,持續推進怒江花谷建設,厚植生態優勢,建設綠美怒江,實現怒江全域綠全域美,努力打造美麗環境、催生美麗經濟,助力和諧幸福美麗新怒江建設。

2022年5月20日,怒江州在全省首創“5·20”高黎貢山綠樹認養活動,倡導機關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企業、社會新階層人士積極參與綠樹認養活動。當天,2000余株攀枝花、藍花楹、葉子花、櫻花、香樟、桂花等樹種被認養掛牌。

城鄉增綠,推動美麗經濟和鄉村旅游業蓬勃發展。從最初的兩間木楞房到現在的4幢平房,丙中洛鎮村民楊正祥靠鄉村旅游業和林下產業,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我們村35戶人家有8家農家樂。”楊正祥說,生態好,產業興,他們靠山吃山,過上了幸福生活。

在特色旅游小鎮建設中,丙中洛鎮利用當地良好的自然資源,因地制宜開展“觀光農業+旅游業”項目建設,引導農民群眾發展中藥材種植、稻田養魚、水果和油菜等產業,端上“生態碗”,吃上“綠色飯”。

2022年,怒江州、縣(市)、鄉(鎮)村連續4次同步開展集中植樹,實施生態建設11.11萬畝,種植苗木112.56萬株,創建示范樣板林140個,貢山縣獲得“中國天然氧吧”稱號,瀘水市被命名為“云南省美麗縣城”,4個鄉鎮(街道)、2個村(社區)榮獲云南省綠美鄉鎮、綠美村莊稱號。

云報集團全媒體記者 李壽華 攝影報道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