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世界要聞:2023年景洪市茶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時間:2023-04-04 05:33:52    來源:云南網    

4月3日下午,2023年景洪市茶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世紀金源大酒店舉行。來自國內及省內的茶葉領域專家、學者和茶葉領域協會相關負責人相聚一堂,為茶產業發展建言獻策,為景洪茶產業發展找準癥結,在尋求解決之道上交流建言,共同譜寫景洪茶產業發展的時代篇章。

中國是世界茶及茶文化的發祥地,西雙版納州有數千年的種茶制茶飲茶貿茶歷史,是世界大葉種茶發源地和茶馬古道的源頭,普洱茶產業已經成為西雙版納州生態產業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景洪是普洱茶原產地和普洱茶文化發祥地之一,茶區生態環境優越,名優茶類資源充足。

據介紹,至2022年末,景洪市茶園種植面積已發展到29.25萬畝,其中古茶園1.78萬畝;綜合產值占全市農業總產值的20%以上,已成為景洪市的支柱產業之一;是主要出口創匯產品,同時也是山區農民增收致富和地方財政稅收的重要來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景洪市圍繞普洱茶產業打造為千億級產業暨“七大重點產業”的目標,始終把茶產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來抓。利用豐富的古茶樹、古茶山、大渡崗萬畝茶園等資源,建設生態茶園,相繼實施一系列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做優基地、豐富產品,做好茶產業鏈后半篇文章,推動茶產業提檔升級、提質增效。實施綠色生態茶園改造、茶葉精深加工、茶倉儲、茶旅融合發展等重點項目,打造西雙版納州集茶文化、茶體驗、茶商貿于一體的茶文化總部經濟,推動茶產業做大做強。

本次論壇,5位國內茶葉界的知名專家、學者,圍繞“茶葉品牌建設”開展專題講座。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江用文先生就《科技賦能驅動茶葉強國建設》這一主題進行演講。他表示,建設茶葉強國急需解決的科技難題,針對產能過剩,研制新產品,擴大消費;針對勞動力緊缺,研制新機械,機器換人;針對質量安全,研制綠色生產技術。

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茶院院長尹祎圍繞《貫徹落實標準與法規 促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作了主題演講。他提到了自己對于云南普洱茶的兩點思考,一是市場上社會上需要統一認識,避免“過度個性化”(炒概念),要把茶葉加工非遺技藝的精髓傳承下來,更要用現代技術去創新和優化產業加工技術和裝備。二是從技術上、從科學上下功夫。茶葉加工只有實現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才能統一技術規范、統一質量標準,才能形成品牌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西雙版納州是享譽中外的普洱茶故鄉,對于西雙版納茶產業的未來,尹祎充滿了信心。他說:“西雙版納州制定了《西雙版納州普洱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試行)》,該計劃立足于實際,將西雙版納州茶產業做大做強精準施策,體現了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必將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貢獻云南茶產業力量。”

隨后, 云南農業現代化重點產業(茶葉)專家組組長呂才有先生就《景洪市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思考》主題作了演講,他表示,“一是打造生態化綠色化茶園,創建綠色有機標準化生產基地;二是整體提升茶產品加工的現代化水平;三是打造景洪特色民族茶文化品牌;四是以旅帶茶,打造三條茶山精品旅游線路;五是以文促茶,推進鄉村民族文化與茶元素的融合展示;六是營造普洱茶文化會客廳。將西雙版納州打造成‘世界一流茶園氧吧’——‘茶中有樹、路旁有花、層次分明、立體生態’的復合型生態茶園。”

云南農業大學茶學院院長王白娟女士的演講主題是《“三化”促云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她圍繞云茶產業發展未來方向進行了詳細解讀:“以云茶產業的生態化為基礎,以標準化為支撐,以智慧化為動力,推動云茶產業實現跨越式、高質量發展。”

茶文化究竟是什么樣的文化?該是什么樣的文化?答案藏在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茶葉科學系系主任陳文品先生的《從茶之文化國粹談普洱茶向美而生的文明發展之路》演講中。在他眼里,“中國茶杯里的文化密碼,是健康之飲,也是友誼之橋,是靈魂之液,也是藝術之味。茶文化引領茶產業發展,茶產業為茶文化服務。”

最后,云南省茶葉流通協會創會會長陳勛儒先生,為本次論壇作總結。他對云茶產業發展現狀作了分析,并對云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建議。此外,在論壇上,景洪市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向江用文、尹祎、呂才有等十余位專家頒發景洪市茶產業專家聘書。

云南網記者 牟燕紅 劉曦靚 攝影報道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