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綠春春常綠|平河鎮:盤活林下經濟藥材變“藥財”

時間:2023-04-07 16:38:33    來源:云南網    


(相關資料圖)

綠春縣平河鎮車里村莪術種植合作社基地,一股中藥材特有的香氣撲鼻而來,工人們正忙著將一堆堆收獲的莪術裝袋,現場一片繁忙的景象。

“今年我們種植了270畝莪術,預計畝產1500公斤,按市場價每公斤2.7元計算,每畝能賺4050元,年收入能達到100萬元左右。”綠春澤泰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龍然說。

說起創業的初衷,李龍然說,在外打工時聽說莪術作為中藥材原料,市場需求量大,而自己老家也有大量的土地和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想引種莪術回家鄉試種。“現在國家政策好,產業振興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有廣闊的前景。”2022年2月,李龍然一邊開挖自家的地,一邊向村民們以年租的方式流轉荒蕪的土地。就這樣,第一批莪術開始種植。

“種植莪術以來,鎮黨委政府組織我們外出培訓,也請技術專家到地里開展技術培訓,我現在掌握了莪術種植的技術。明年還想增加滇黃精、廣茴香等中藥材種植,同時,引入自動化設備深加工莪術,做大做強中草藥產業。”

在平河鎮新寨村委會,林下遮陰棚里的重樓、滇黃精長勢喜人。“靠山吃山,我們依托本地豐富的森林資源,引進了莪術、重樓、滇黃精等中草藥種植,做好中草藥林下經濟文章,不斷擴寬百姓的收入來源。”新寨村委會黨總支副書記李然保說,再過2-3年,種植的重樓、滇黃精就能進入成熟期。未來種植戶便能自己育苗,中藥材產業可以長久產生效益。

中藥材具有周期短、見效快、市場好、可持續等特點,中藥材項目的順利實施,對盤活農村土地,提高農戶積極性,實現農業產業化發展起到積極的示范帶動作用。在發展推廣中藥材發展過程中,平河鎮采取“黨組織+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公司+農戶”模式,實施中藥材“訂單農業”,與外地多家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合作,根據市場需求自主育苗、種植,種出的莪術由合作方收購,不愁銷路。

“平河鎮將因地制宜做好林下經濟文章,把中藥材產業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通過產業發展、土地流轉、就近務工增收,帶領群眾走出一條生態富民路,助推鄉村振興。”平河鎮黨委書記李曉懿信心滿滿地說道。

云報全媒體記者 黃翹楚 馬喆 殷潔 吳沛釗 官媛敏

綠春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猛 陸媛吉 施卓慧 白瑰榕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