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社區治理從“獨唱”變“合唱” 昆明這個“紅色物業”打造幸福家園

時間:2023-04-07 21:47:20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片)

停放有序的車輛,干凈整潔的路面,一個院壩一個美景的居民小區,還有臉上洋溢著幸福和滿足的居民,讓人怎么也想不到這是5年前那個環境臟亂差、秩序混亂、停車難、基礎設施缺乏、房屋老舊破損的小區。4月7日,“全媒體看昆明市域社會治理”主題宣傳活動走進昆明市曙光小區。

社區惠民美發室

記者了解到,曙光小區建于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基礎設施薄弱,業主和物業之間矛盾重重,物管于2013年退出小區。院壩進入“自管小組”時期,但院落內的垃圾亂堆亂放、公共設施損壞、綠化帶被破壞等等越來越多的物業管理服務方面問題逐漸突顯。

社區健康小屋

曙光社區黨委書記魏平說:“老舊小區‘三分改造、七分管’,如果管理跟不上,必定會反彈。因此社區堅持在老舊小區改造的同時推進‘紅色物業’企業入駐,實現老舊小區在硬件設施和物業服務得到了雙重保障。”截至目前,曙光社區老舊改造小區“紅色物業”覆蓋率達到97.3%。

社區率先推進老舊小區提升改造,按照“一院一景、一院一策”的原則,科學合理的制定小區改造設計方案,持續改善居民群眾生活環境。分類推進車位劃定、充電樁配置、小區監控安裝等公共設施配套;完成墻面加固、樓頂防水、下水道清污、路面修繕等各項改造工作,營造更加優美、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現已完成改造45.3萬平方米,共計82個院壩,惠及居民4803戶,居民對物業的支持率從45%提高到95%,物業收費率也達到了95%以上。

同時,完善服務競爭機制,以黨建引領提升物業管理水平,把基層黨建工作同“紅色物業”管理模式相融合,確保物業公司的“紅色”屬性,形成小區內部“紅色物業”的良性競爭態勢,保障物業服務質量“不下坡”的同時形成老舊小區管理的長效機制。

另外,建立社區“紅色物業”聯盟工作站,通過找準紅心靶向、把握發展航向、聚焦民心所向,激發多元協同優勢,針對轄區涵粲、中惠等物業企業,通過水電工共用、項目共推、風險共擔等方式,降低企業用工成本;聯動社區微法庭律師資源庫,每月便民服務日幫助居民就地、多元、依法化解矛盾糾紛;組建“紅色物業”聯盟應急巡查隊,集中物業公司安保、社區、派出所及公共單位力量定期對轄區公共場合、巡查死角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從“單打獨斗”向“抱團發展”轉變。

2021年,曙光社區黨委聚焦居民需求,打造“一刻鐘百姓生活服務圈”。積極倡導、引領物業公司黨支部將10間門房改造成惠民美發室、暖心改衣鋪、紅色物業維修站、便民小超市、曙光“U”家、睦鄰共享驛站等多個便民服務點,并為特殊困難人群提供就業崗位和無償、低償的便民服務,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米”的隔墻,實現“門房變資源,反哺居民生活”。

社區釋放資源力量下沉網格,實現居民醫保、社保、老年證等公共服務事項與物業服務事項“一門式”辦理,推進黨的建設、基層治理、公共事務等工作“一網共治”。

“紅色物業區別于傳統物業,核心在于物業由‘管理’向‘服務’的轉變。”曙光社區黨委書記魏平說:“充分發揮黨組織資源優勢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找準與群眾需求的契合點,集中力量為群眾做好事、解難事、辦實事。實現組織優勢、黨建資源、服務功能最大化,共繪黨建‘同心圓’,推動社區治理從‘獨唱’變‘合唱’。”

云南網記者趙崗攝影報道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