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一條條寬闊的石板路,一間間具有民族特色的住房,一片片整齊的小菜園,走進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竹塘鄉蒿枝壩村民小組,映入眼簾的是田園式的美麗村寨。短短幾年,這個小山村就從一個貧困村變為科技扶貧的“明星村”,蒿枝壩的巨變也為“直過民族”貧困村脫貧增收,提供了一個可借鑒的樣本。
科技賦能,拉祜族山寨舊貌換新顏近年來,瀾滄縣依托中國工程院定點幫扶,組織實施道路硬化、安全飲水、安居房、農田水利等項目,全面推行“黨組織+”引領產業發展模式,群眾精神狀態、村容村貌、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點的跨越式發展新路子。2021年末人均純收入16139元,人均有糧590公斤。是瀾滄縣特困民族跨越發展生態移民新農村示范點,是瀾滄直過民族“一步千年”的拉祜村寨典范。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瀾滄縣通過抓科技幫帶,促進人才培養。在院士專家的大力支持下,竹塘鄉常態化開展人才教育,大力培養生產經營型、技能服務型、技能帶動型、社會服務型農村實用人才隊伍,補齊產業發展科技人才短板。
科技賦能,拉祜族山寨舊貌換新顏培養“土專家”。采取“理論+實踐”的教學方式,把田間地頭變成課堂,由專家團隊提供零門檻、零費用的教學服務,面對面、手把手將農業生產技能傳授給廣大貧困群眾,先后開展林下三七、冬季馬鈴薯、冬早蔬菜、茶葉、林木、畜禽養殖、電子商務等46個技能班,培訓出2800余名懂技術、會經營的“土專家”“田秀才”。
鍛造“新農人”。推行農業技術“線上培訓+線下指導”新型培訓模式,以“科技小院”為陣地,線上通過網絡視頻形式學習理論技術,線下由專家團隊帶領現場實訓實操。依托職業技能培訓,組織一支由7名優秀黨員群眾組成的農民小分隊“走出去”,到云南省熱帶亞熱帶玉米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學習、實訓,鍛造成為懂農業、有技術、接地氣的“新農人”,通過激活科技基因“造血”干細胞,不斷壯大技術人才“蓄水池”。
播撒“金種子”。按照“農技人員+黨員+農戶”的幫帶模式,培養一批優秀的農技人才和黨員干部,由1名農技人才幫帶3名黨員干部,1名黨員干部幫帶10戶農戶的“1+N”傳幫帶模式,造就一批懂種植、善管理的鄉土人才,為鞏固提升傳統產業,發展特色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助力。
在院士團隊的技術幫扶下,蒿枝壩這片廣袤熱土,實現產業增效、群眾增收、村組致富,成為全國科技幫扶的典范。
云南網記者胡梅君沈浩通訊員瀾組軒
瀾滄縣委宣傳部供圖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三六零(601360)官方正式宣布,基于360GPT大模型開發的人工智能(161631)產品矩陣“360智腦”率先落地搜索場景,將面向企業用戶開放內測。據了解,
2023-04-09 20:26
蘇浙滬皖四地科技廳(委)近日聯合發布《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計劃實施辦法(試行)》,擬四地聯合打造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辦法》自2
2023-04-09 20:44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陳洋洋孫靚濟南報道“醒醒!”4月6日,清明節后的第二天,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內科重癥監護病房,醫生正試圖喚醒因腦
2023-04-09 19:52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正式生效實施已經有一年多了,來自中國的黃酒也在日本市場迎來新的機遇。日本財務省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日本
2023-04-09 19:45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9日訊(山東臺綜合廣播呂博涵)近日,山東省委宣傳部組織開展“走文化廊道進經濟園區看山東高質量發展”行進式主題采訪活
2023-04-09 18:47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9日訊近日,第32屆菏澤國際牡丹文化旅游節、2023世界牡丹大會在菏澤相繼開幕,菏澤進入“牡丹時刻”。菏澤牡丹品種繁多,
2023-04-09 19:00
黃渤海之濱的煙臺,開放大潮正奔涌而來。4月7日上午,由煙臺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煙臺市與俄羅斯企業合作交流會舉行,這也是煙臺迎來的近三年規格
2023-04-09 18:40
4月9日上午,由山東省委宣傳部、中國外文局主辦的菏澤牡丹國際傳播論壇在菏澤會盟臺會議中心舉行。論壇現場,專家學者建議中國與海外友好國家
2023-04-09 19:02
好客山東有多好客?4月8日,淄博燒烤專列G9321次列車上的貼心服務驚起乘客“哇”聲一片。不光有淄博10縣區文旅局長的熱情推介,還有不停投喂的
2023-04-09 18:42
索菲亞(002572)4月9日晚發布2022年年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12 23億元,同比增長7 84%;凈利潤10 64億元,同比增長768 28%;扣非
2023-04-09 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