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小零食造就大產業 良品鋪子云南筇竹筍原料基地揭牌

時間:2023-04-26 16:46:30    來源:云南網    

小零食背后有大產業、大民生。4月26日,“良品鋪子云南野山筍(筇竹筍)原料基地”正式揭牌,該基地由良品鋪子聯合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云南省昭通市大關縣人民政府聯合共建。來自云南大關縣海拔1800-2000米原始山林里的筇竹筍,變身高品質零食正源源不斷走向國內外市場。

揭牌儀式 供圖

政府企業地方三方聯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介紹,作為筇竹的現代分布中心,截至2023年2月,昭通市大關縣竹林面積發展到111.5萬畝,其中筇竹總面積達101.83萬畝,占全球筇竹資源的70%以上。筇竹筍味甘鮮嫩、品質上乘,被譽為“筍中之冠”。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徐堅表示,地域美食產業化為食品工業、地方經濟帶來了發展機遇。良品鋪子公司正積極順應這一大勢,致力開發地方特色食品推動“三產融合”,通過消費端反向整合產業鏈,向上游種植基地溯源、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向中游加工廠賦能、盤活行業產能,從第三產業“逆向”推動一二產業升級,跨區域推進產業鏈融合。

他認為,“良品鋪子云南野山筍原料基地”將進一步帶動本地野山筍供應鏈產業升級,唱響做大“中國筇竹之鄉”金字招牌,也將助力云南更多本土好味“出圈”。

筇竹筍 供圖

良品鋪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供應鏈中心負責人劉玲對三方的合作產生“1+1+1>3”的效果充滿信心。良品鋪子堅持“從源頭把控高品質”的理念與昭通市、大關縣各級政府對筇竹產業的高度重視,將筇竹作為“一縣一業”重點打造、走出了一條筇竹產品品質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的理念高度契合。

野山筍是良品鋪子于2014年推出的一款產品,選用來自云南昭通山區的A級、長度8-13cm的野生羅漢筍,也就是筇竹筍。野生羅漢筍生長在海拔1800-2000米的高山上,生態環境好,天然無污染,而這其中屬昭通大關縣筇竹筍質量最佳,“大關筇竹筍”更榮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作為良品鋪子最受消費者歡迎的素食產品之一,野山筍消費市場不斷擴大。良品鋪子與昭通形成供給合作后,年均采購量從100噸到2021年達到2000噸,7年增長20倍,為昭通野山筍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了一份力量。同時,良品鋪子還注重將企業優勢與解決當下社會問題有機結合,在原材料采購、產業反哺、經濟扶持等方面,優先側重欠發達地區及偏遠山村,以實際行動幫助當地農戶增收、產業升級,助力當地產業振興。

筇竹筍 供圖

助推筇竹產業做全做深做精

良品鋪子供應商昆明品世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榮洲介紹,和良品鋪子建立合作以來,不僅讓深山中的鮮筍“破土而出”,翻山越嶺為國人所認可,還推動筇竹產業做全、做深、做精。

2020年,為滿足市場需求,該公司投資3000多萬元建設自動化程度相對較高的智能工廠,日生產量可達10噸,極大提升了效率和品質。今年預計向良品鋪子供貨金額達到8000萬元,同比增長50%。

同時,高原筇竹筍的知名度也正逐漸打開,市場向休閑零食、餐飲、預制菜等端口不斷延伸,并帶動當地村民增收。“竹子已成為當地群眾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今年地頭的收購價達6.5元/斤,有的筍農一個月收入可達四五萬元。”胡榮洲說。

良品鋪子充分融入當地的資源基礎和優質原材料,發揮高質量發展的增值效益,充分利用自身對消費者需求、感知和體驗的理解,以及供應商在產品生產制造的過程中積累的大量技術和創新經驗,和供應商協同對產品工藝進行研發,制定新產品的工藝標準,保證產品在品質、營養、配送時效等各項指標上,均保持行業較高水平,與供應商形成雙向賦能、利益共享的整體,最終實現原料產地政府、農戶、供應鏈企業、消費者等多方共贏。

未來,“良品鋪子云南野山筍原料基地”將在數字化管理體系及供應鏈高效協同的賦能下,實現長期穩定的高品質產品供給,助力昭通筇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帶動相關農戶持續增收,進一步擦亮“中國筇竹之鄉”的金字招牌。

同時,良品鋪子將進一步發揮企業的平臺價值,聯合政府和產業鏈企業共同深耕原料直供基地,同頻共振、共謀發展,助力野山筍產業鏈更高效高質發展,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致富,堅持好原料造就好味道,將更多高品質的美味帶到消費者面前。

云南網記者彭錫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