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五一”勞動節 他們用雙手“筑造”美好未來_環球熱消息

時間:2023-04-29 16:23:56    來源:云南網    

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離不開建筑業的快速發展,城市綠色化、工業化、智能化的建筑見證了新時代勞動者們的成果。在“五一”勞動節到來之際,他們,以筑匠者的名義堅守崗位,以建筑人的初心砥礪前行,用勞動的雙手“筑造”美好未來。

攻堅克難靠團隊力量

“五一”勞動節 他們用雙手“筑造”美好未來


(相關資料圖)

“師傅,我這里有個問題,想讓你來救救急!”青年員工正在向項目部技術大佬彭濤請教。彭濤有10年的建筑施工現場經驗,擅長污水處理廠管道工藝技術。彭濤作為成都洗瓦堰再生水廠項目(安裝)技術總工,2022年成立了彭濤工作室。在他的帶領下,團隊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國家級榮譽3項、省級榮譽2項、地市級榮譽1項、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QC成果1項、論文發表3篇的成績。

成都洗瓦堰再生水廠項目是西南地區最大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地埋式建筑屬于封閉施工環境,施工難度高。“團隊成員未經歷這種類型的建筑結構,項目同時也是四川省重點民生工程,我最大的挑戰是讓整個技術團隊掌握污水處理廠的施工工藝,我感覺責任壓力大。”彭濤說。

“五一”勞動節 他們用雙手“筑造”美好未來

“技術的較量,比拼的是團隊實力,單兵作戰不行。”彭濤在業余時間向工作室隊員“補課”,為緊跟前沿科技,彭濤與西南交通大學聯合技術課題研究,進一步提升了團隊技術水平。“我要和團隊一起建立信任,增進關系促進協作,利用集體的智慧解決技術難題。”

從“我行”到“眾人行”,彭濤不斷激發團隊潛力,朝共同的目標前進。

與時俱進靠勤奮學習

“五一”勞動節 他們用雙手“筑造”美好未來

“兒子的個頭又長高了,小伙子越長越精神。”建筑工人子志學拿著手機和兒子進行視頻聊天。今年38歲的子志學,是昆明斗南花卉小鎮項目消防抗震支架工人。

“雖然工作身體很累,但能為家人提供更好的物資條件,我很開心。”子志學在建筑行業干了11年,掙錢平安回家,是每一位建筑工人最樸實的愿望。目前,斗南花卉小鎮項目已進入全面施工階段,裝絲桿、安斜杠、加固件……每項工作都一絲不茍,支架作為機電管線的受力件,支架工要有更高的責任心和嚴謹的態度。

“五一”勞動節 他們用雙手“筑造”美好未來

斗南花卉小鎮項目是精益建造示范項目,精益建造在施工周期、工程質量、材料損耗、節能生產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益建造項目使用成品綜合支架,成品綜合支架比傳統鋼支架有更好的承載力。對子志學而言,安裝成品綜合支架有更高的測量精度和安裝技術要求。“我們建筑工人同樣需要學習,我希望能與自己的孩子一起學習進步,做與時俱進的新時代人!”

幸福生活靠雙手創造

“五一”勞動節 他們用雙手“筑造”美好未來

“兄弟,喝瓶水!”彭笑文拿出自己購買的礦泉水遞給正在加班的建筑工人。綿陽九華府項目是四川綿陽市為高端人才打造的高端居住建筑群。工程面積大,工期任務緊,為保障本工程盡快交付,項目奮戰不停。

作為項目的一名安全工程師,每天彭笑文和建筑工人打交道最多。“曾經,我也是工地上的一名建筑工人,我對待工人更有同理心。”

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彭笑文大學畢業后誤打誤撞選擇了建筑工人的職業。“建筑工人”給了他生存的底氣,“建筑工程師”給了他希望的未來,無論在哪一個崗位,他都堅信要認真對待,做到自己滿意,更讓他人滿意。

“五一”勞動節 他們用雙手“筑造”美好未來

“我始終相信幸福生活靠雙手創造!”建筑工人用雙手捆扎鋼筋、搬運水泥、釘模板……建筑工程師用雙手開展方案交底、安全巡查、現場驗收等工作。

“一周,我最少保持3次自學,我想掌握更多專業知識。”彭笑文給自己定下3年計劃,他希望自己的業務能力能被項目部認可,憑實干成就夢想,用奮斗贏得未來。

云南網記者 彭錫 通訊員 陳小雪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