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昭通鎮雄赤水河邊姚明昌:昔日“打魚人”變身“護漁人” 信息

時間:2023-05-23 21:31:43    來源:云南網    

“噓,你看,這些魚都是細鱗魚,今年3月份以來孵化出來的,它們正在吃石頭上的青苔。這邊水淺,都是小魚,大的魚都在那邊的深水區,有兩三斤重了?!甭牭秸f話聲和腳步聲,密密麻麻比蝌蚪略小的小魚四散游去,倏地一下就消失不見。說罷,姚明昌俯身蹲下從河中撿起一塊帶有黑色條紋痕跡的褐色鵝卵石,通過判斷石頭上的黑色痕跡,他就知道這塊水域的青苔已經被魚吃過了。


【資料圖】

今年44歲的姚明昌是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云南管護局鎮雄管護站果珠鄉魚洞生態觀測點負責人。果珠鄉是赤水河在鎮雄流經的14個鄉鎮之一,赤水河在果珠鄉段被稱為拉埃河和魚洞河。巡河完畢,回到觀測點,姚明昌熟練地打開監控,對著記者如數家珍。“你看,這是昆明裂腹魚、這是四川裂腹魚。三年前觀測站剛開始運行的時候觀測到的魚還比較少,差不多才有現在的三分之一,種類也基本都是昆明裂腹魚。現在,增加了四川裂腹魚、金沙鱸鯉、青石爬鮡、寬鰭鱲等等?!边@些畫面,來源于安裝在水下的兩個監控探頭,監控同姚明昌的手機相連,方便他隨時隨地查看。如果發現新的種類,他就要第一時間向上級部門匯報。

魚兒進食沒有,在哪兒產卵,什么時候孵化,甚至連魚受過傷,姚明昌都可以準確判斷出來,10余年的“護漁”經歷,讓他儼然已經成為“魚類專家”。從昔日的“打魚人”變身如今的“護漁人”,10多年間,隨著赤水河流域保護治理工作的不斷推進,姚明昌見證了赤水河從污水橫流到一江碧水,從魚蝦絕跡到魚翔淺底的美麗蝶變。

姚明昌是鎮雄果珠鄉拉埃村人,拉埃河在他家門前蜿蜒流過?!?0多年前,河水沒有什么污染,河里魚很多,大部分都是細鱗魚,也就是昆明裂腹魚。那時候大家也沒有什么環保意識,下河打魚的人很多,也沒有什么人管,我也經常和村里的人去打魚來吃”。姚明昌回憶說。

隨著打魚的人越來越多,甚至是外地人也開始來到拉埃河打魚,加上后期環境污染愈發嚴重,到了2006年左右,拉埃河已經大變樣,已經基本看不到什么魚了。當時,姚明昌已經來了魚洞村委會工作,看到家門口的河流垃圾遍地被污染,魚蝦幾乎就要絕跡,從小在河邊長大的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心里暗自籌劃必須要做點什么?!拔覀冏孀孑呡叾忌钤诶:舆?,這條河就是我們的母親河,不能讓它就這樣被糟蹋了?!庇谑牵γ鞑痛逦瘯渌疽坏?,開始了自發的保護。就是這樣的執著,姚明昌一堅持就是10多年。

后來,隨著赤水河流域保護治理工作轟轟烈烈地開展,2015年,姚明昌成為了一名巡河員,負責拉埃河9.5公里河道的管護。隨著保護措施的不斷加大,村里又增加了9名生態護林員,兼職同他一起開展河道管護工作?!艾F在,每個生態護林員負責一公里的河道,他們定期在群里拍照、發視頻匯報情況,但是我每個月固定至少要從頭到尾走7次,一定要現場去看才放心。”姚明昌說。

讓姚明昌欣慰的是,自從國家、省、市、縣高度重視,高位推動赤水河流域保護治理工作以來,他感覺到一股越來越強大的力量在后面支持著他,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隨著《長江保護法》《云南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云南省赤水河保護條例實施細則》先后施行,“兩污”治理、面源污染防治、生態修復、全面禁漁、綠色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六大行動”等如火如荼開展,讓赤水河的水質在短短幾年間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恢復,出境斷面年均水質長期保持Ⅱ類標準,實現了一江清水出昭通、出云南。

垃圾越來越少了、河水越來越清了,魚兒越來越多了。“護漁”以來,赤水河的每一個點滴變化都讓姚明昌欣喜不已。

如今的赤水河,草木蔥蘢、鳥語花香、碧波蕩漾,魚翔淺底。曾經“河暢、水清、魚游、岸綠、景美”的美好愿景已在越來越多“姚明昌”的努力下成為現實。

“國家那么重視,又有那么多人參與,才讓赤水河恢復了生機。這個成果來之不易,我一定要繼續把管護、觀測工作做好,把魚兒看護好,守護好我們的母親河?!闭驹诔嗨舆叄γ鞑龍远ǖ恼f。

云南網記者謝毅通訊員申登朝胡瓊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