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簡訊:師宗:全鏈發展中藥材

時間:2023-05-25 07:32:31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記者在師宗縣大同街道跑午村滇重樓種植基地看到,遮陰棚下滇重樓茁壯生長,一派生機勃勃。

師宗縣降水充沛,地形以山區、半山區為主,土地富含鐵、鋅成分,在中藥材種植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2022年,師宗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5.08萬畝,產量3.2萬噸,產值10.4億元。

跑午村滇重樓種植基地負責人劉靜介紹道:“我們基地從剛開始的600畝左右擴大到如今的1200畝,主要種植的中藥材有重樓、三七、黨參。下一步,打算逐步擴大到5000多畝,增加黃精、白芨、紅花等中藥材種植面積。”

種植中藥材的程序繁瑣,翻土、播種、移栽、除草、施肥、采收都需要人工完成,基地每畝每年有50個用工日,每年共計6萬余個用工日,讓附近的村民多了一份收入。

“只要家里的活做完,基地有活我就來做,每天工資有120元,還供一頓中午飯,年收入在2萬元左右。”大同街道阿梅者村委會下阿甸村村民朱老安說。

師宗縣采取“黨組織+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群眾”的模式,以統一種植管理、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定價收購的方式,吸引群眾種植投入較少、周期較短、見效較快的“豹七三七”、丹參、紅花等中藥材,帶動中藥材產業發展,增加群眾經濟收入。據了解,基地用工增加了周邊群眾勞務收入近800萬元,同時,基地一期流轉土地1500余畝,群眾每年還可以獲得150余萬元的地租收入。

為推動中藥材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師宗縣依托云南華隆重樓種植科技有限公司與云南白藥集團簽署的合作協議,合力建設云南白藥集團師宗中藥材種植示范園,共同建立長期、穩定、持續的云南白藥品牌中藥材生產基地,推進中藥材種植、加工、銷售、科研一體化的全產業鏈建設,壯大中藥材產業規模,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使中藥材實現組織化、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師宗縣農業農村局介紹,下一步,師宗縣將圍繞建成云南省最具特色的“藥食同源中藥材生產基地”,形成以滇重樓為引領,以薏仁、藥用生姜等大宗藥材為支撐,以三七、黃精、白芨為補充,以當歸、金鐵鎖為調劑的產業格局,力爭到2024年,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發展到20萬畝、產量5萬噸、產值15億元。

云報全媒體記者張雯通訊員朱思蓉劉小永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