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環球速看:云南祿勸轉龍鎮:生產一線黨旗飄,增亮綠野鄉間的一抹紅

時間:2023-06-09 16:33:38    來源:云南網    


(相關資料圖)

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轉龍鎮堅持“黨建引鎮、產業強鎮、文旅興鎮、生態立鎮”的發展思路,持續強化黨員帶頭抓生產,支部引領強產業,壓實產業發展工作責任,多措并舉促農業生產。廣大黨員沖在春耕一線,全力守護糧食生產安全底線,讓黨旗在綠野鄉間高高飄揚。

統籌謀劃保“特色”,繪好不負農時“春耕圖”。堅持全鎮統籌、全盤謀劃,圍繞旅游小鎮“特色”謀篇布局。分別在集鎮區、壩區、山區劃定觀光農業、特色農業、采摘農業及經濟作物種植區,圍繞旅游小鎮定位,堅決不引進大棚及面源污染大的農業產業,全面落實退林還耕戰略部署,繪好全鎮“春耕圖”,不負農時擬定“作戰圖”。充分發揮黨組織牽頭抓總、組織協調作用,建立主要領導抓總、班子成員負責、黨組織和黨員群眾齊參與的責任體系。鎮黨委及時傳達學習上級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2023年糧食安全和春耕生產工作。村黨組織通過“三會一課”等形式,及時傳達學習落實春耕生產、烤煙移栽、抗旱保水等工作要求,班子成員責任捆綁,督促參與,共同推進農業生產。

人才齊聚增“亮色”,增強農業發展“技術量”。發揮人才優勢,著力增強農業現代化發展科技支撐。利用鎮黨校、農民夜校等平臺,組織開展農技培訓、指導和服務14次,組織農業科技特派員座談會2期,聽取專家建議,推動農戶從“會種地”轉化為“慧種地”。發揮“人才工作站”資源優勢,組織站內專家、企業開展“天麻論壇”“彩色水稻種植交流”“火腿發酵技術交流”等人才沙龍活動3期,破解特色產業發展瓶頸困難問題10余項,申報國家新型實用專利1項。組建春耕生產“指導隊”,廣泛動員村“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員等黨員干部下沉一線開展農技推廣培訓,150余名黨員先后奔赴生產一線,實地查看春耕生產進程和存在困難,為農戶送政策、送技術、送物資。堅持以產育才、產才融合,培訓農科信息員13人、培育“土專家”“田秀才”14人,把培訓課堂開在田間地頭,把農技課程講在春耕一線。

支部引領亮“底色”,爭當產業振興“排頭兵”。把農業生產、產業發展與村集體經濟緊密結合,堅持黨建引領、支部帶頭,成立支部領辦合作社13個,帶頭發展天麻、烤煙種植及民宿、觀光農業等文旅產業6項,盤活集體土地20余畝,帶動就業43人。在支部帶動下,天麻特色產業種植走出本村、本鎮,種植面積不斷擴展,帶動效果和增收效果日益明顯。支部還依托黨員大會、主題黨日等活動,積極開展農機推廣、政策宣傳、天氣預警信息發布,組織黨員干部進村入戶宣傳耕地保護、“三農”工作、糧食安全、惠農補貼等重點內容,消除農戶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和顧慮,讓黨的惠農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調動群眾種糧興業的積極性和發展的內生動力。

黨員上陣顯“本色”,助力抗旱保苗“潤民心”。及時及早將抗旱保水工作提上重要日程。各村黨總支積極評估干旱情況,組織黨員干部對受旱作物情況、供水現狀等開展摸底排查。鎮黨委高位統籌,專題研究抗旱保苗工作3次,成立抗旱服務工作隊,以提水上門、拉水灌溉等方式,“一對一”為困難戶、缺勞力戶等提供供水服務,力求做到“鎮不漏村、村不漏田”,有效降低旱情對春耕生產的不利影響。全鎮66個支部組成志愿服務隊伍20余支,主動參與溝渠修補、清淤疏浚工作,分小組、分路段進行全面清理,為滿足農田灌溉需求打下堅實基礎。鎮、村干部深入田間地頭做好宣傳工作,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團結一心、攜手抗旱,吹響了全鎮產業發展的奮斗號角。

祿勸縣委組織部供稿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