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團結興邊看文山丨黨建引領 楊萬鄉“綠美村莊”競相綻放

時間:2023-06-13 05:46:02    來源:云南網    


(相關資料圖)

者陰山下,者陰村內,青竹、花帶相映成景,成蔭的綠樹下,村民們悠閑地聊著家常;時值六一兒童節,隨著少年們歡快地歌聲飄過,一片其樂融融景象。

“者陰村的美麗,是我鄉奮力推進‘綠美村莊’行動的成果之一。”楊萬鄉黨委書記李升林笑盈盈地介紹:“為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良好環境,我們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堅持黨建引領,典型引路,讓綠化、美化成為全鄉農村人居環境最大標簽和最亮底色,目前,很多村子比這里還漂亮。”

談及具體做法,李升林介紹,鄉黨委向全鄉黨員發出倡議,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基層黨建重要載體加以落實,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重要內容加快推進;探索實行由“鄉黨政班子成員包村、村‘兩委’班子成員包組、村組干部和黨員包戶”的工作機制,細分黨員干部“責任田”,帶領群眾全面整治村內衛生,期望徹底撕掉農村“臟、亂、差”標簽。

我們了解到,該地堅持群眾主體,群眾參與主動干。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運用村組會議、入戶走訪、“雙語”廣播等方式,廣泛激發群眾主體意識,切實轉變思想觀念,形成“黨政推動、干群齊力、人人參與”的良好局面;動員廣大群眾主動投身綠美村莊建設,通過積分獎懲、考核掛鉤相結合方式,建立“村、組、戶”每月“紅黑榜”評比制度,不斷提高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立足于邊疆、民族等優勢,該地堅持因地制宜,彰顯特色用心干。組建文繪隊伍,在裸墻上描繪邊疆黨建、民族團結、特色產業等為主題的文化長廊170余米;提倡利用閑置青竹、青瓦、碎石等資源,在村組道路兩旁形成花帶17公里、果道10余公里等,將翻坡、坪子、光浪等村組打造為綠美鄉村標桿村和示范村。

村莊美了,產業也不能落下。“我們緊緊圍繞產業振興目標,探索形成‘精選一個產業、編制一個規劃、籌措一筆資金、培育一個主體、普及一門技術、打造一個品牌’的‘六個一’產業發展新路徑,目前全鄉柑橘種植面積突破1萬畝,香蕉、甘蔗、茶葉、魔芋、香椿、冬農蔬菜等傳統產業約2.7萬畝。全鄉農特產業正向規模化、品牌化、現代化邁進。”李升林意猶未盡地說。

云報全媒體記者馬喆楊吉娟張文峰劉宇丹

文山州新媒體采編中心項目組記者張麟張曉依

麻栗坡縣融媒體中心記者葉祥玲王冬梅李意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