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云南永善縣實施“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助力鄉村振興|世界速看料

時間:2023-06-16 17:33:26    來源:云南網    

近年來,昭通市永善縣堅持把人才振興作為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和動力引擎,采取“定向服務、借力合作”方式,發揮專家智力、資源優勢,深入實施“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引導群眾標準化種植、精細化管理、品牌化營銷,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人才技術支撐和智力支持。


(資料圖片)

油菜種植培訓。永善縣委組織部供圖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近年來,永善縣聚焦“三農”工作,把“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的靶心對準農業一線,把戰場轉向農村一線,服務緊貼農民群眾,依托滬滇協作、科技特派團、“興滇英才計劃”“鳳凰計劃”專家工作站等平臺,圍繞現代農業發展、村級集體產業壯大、鄉村文化繁榮、鄉村基層治理和生態宜居建設五個方面,從農業、林業、醫療、衛健、教育等部門抽派150名專業人才,掛鉤聯系143個村(社區),對口進行幫扶,激活“人才引擎”,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永善縣錨定市委“三個定位”、縣委政府“1131”工作思路和“3344555”工作布局,聚焦沿江干熱河谷地帶“甜蜜事業”、二半山區“麻辣事業”、高寒山區“清香事業”,以“雙萬”工程為引領,緊扣發展高原特色農業、農村居民持續增收、脫貧人口增收、十萬畝優質特色水果示范帶建設等行動,在防返貧監測、耕地流出整改、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治理、住房保障、飲水安全保障、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產業發展、社會保障等具體工作上做足“繡花功夫”,寫好“產、城、人”三篇文章。

查看病蟲害發生情況。永善縣委組織部供圖

“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啟動以后,結對幫扶專家人才結合村情民意,聚力真心幫扶,嚴格落實“每年開展指導服務次數不少于6次、開展培訓不少于2次、到村(社區)幫扶時間不少于30天”要求,制定村級集體經濟市場主體培育、綠色基地建設、農產品精細化加工、質量品牌建設計劃,探索數字農業、精品農業、節水農業、庭院經濟,注重“領頭雁”培育,加強產業帶頭人、產業能人、技術能手培養,著力幫助解決花椒病蟲害防治、方竹管護、水果修剪壓枝、法律普及教育等產業發展和基層治理難題,著力培養一批帶不走的“土專家”“田秀才”,為建設好美麗家園建言獻策、擔當作為。

2022年4月,團結鄉新田村實施600畝土地整治提質項目,剛改造出來的田塊土壤貧瘠、耕作層薄,土壤砂石較多,稻田種植條件較差、基礎設施薄弱,選優水稻品種和土壤改良成為擺在永善縣農業農村局科技特派員徐道楠面前的一大難題。

徐道楠積極爭取部門支持,引進種植專業合作社,推薦試種良種水稻“內5優907”,蹲點田間地塊指導群眾綠色防控、科學病蟲害防治,回單位上班期間遠程指導42次,到村服務群眾240人次,600畝生態水稻種植秋收測產約達611.19公斤每畝。截至目前,徐道楠已完成鳳稻17號、昭粳12、野香優2998引種、抗病性和產量試驗,并計劃在新田村引試荃香優575、滇禾優615、竹丫糯等水稻品種13個,帶動周邊群眾發展優質水稻、油菜、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擴大到2500畝。

“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以來,永善縣農業農村局針對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布局不優、龍頭培育不足等短板難題,建設專家工作服務站和鄒豐才基層科研工作站,組建科技服務團1個,選派正高級專業技術、“鯤鵬計劃”人才、市縣聯系專家、“三區”科技特派員等專家人才76名下沉服務一線,深入田間、地頭、面對面幫扶,現場講解,通過技術指導、“定期到村+遠程指導”等方式,推動當地特色產業提質增效。

水稻栽培技術培訓。永善縣委組織部供圖

目前,已開展入戶走訪10659人次,技術培訓4.1萬人次,實施省、市科研課題項目26項,制訂地方農業標準2項,獲得省市表彰10項。

“林業專家工作站28名專家,圍繞竹產業撫育、中草藥產業培育、花椒回收、黑果病防治,大力培養鄉土技術能手,助力鄉村振興。”永善縣林草局的劉健說。

2023年,永善縣瞄準上海等高端市場供給,打造冷涼蔬菜基地1.5萬畝,指導枇杷種植2.5萬畝,發展訂單辣椒2.3萬畝、訂單有機蔬菜3000畝,規范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108個,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省級3個、市級4個、縣級13個,打造“一村一品”省級示范鎮1個、示范村6個,認定“兩品一標”14個。

云南網通訊員田明謝洪仙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