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尋甸縣七星鎮:“三把鑰匙”打開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之門

時間:2023-08-30 18:52:12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片)

近年來,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七星鎮著力破解村級集體經濟“困難多資源少”“散松小”等難題,立足鄉村實際,理清發展思路,找準集體經濟發展路子,積極探索符合實際的“三把鑰匙”發展模式,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產業帶動、資產盤活、村企共建的新路徑,逐漸繪就了“村村致富、百花齊放”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優選“人才”之鑰,打造集體經濟發展智慧庫    

利用“大崗位制”整合契機,建強“領頭雁”隊伍,配強配好村級領導班子。做好老中青結合,發揮傳幫帶作用,不拘一格將年輕有文化、有經營管理經驗的人才選到村“大崗位”上來,不斷提升農村專業化隊伍水平。2023年以來,穩妥完成7個行政村“大崗位制”整合任務,涉及人員86人,其中離崗34人、新進16人,調整村黨總支書記、主任2名,村干部12名,各村班子人員綜合素質明顯提升,基層組織運轉順暢。嚴把黨員發展入口關,吸收優秀村干部、致富能手等充實黨員隊伍,今年以來培養入黨積極分子12名,發展黨員7名,考察轉正黨員11名,及時為基層組織補充新鮮血液。

找準“特色”之鑰,打造集體經濟發展新動能

積極探索“村黨支部+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帶農富農,通過開發特色產業、培育支柱產業、成立專業合作社、推進農業產業化等措施形成多元化的集體發展格局。瞄準肉牛養殖市場前景,邀請種植、養殖專業技術人才到尋甸縣七星鎮趙回上村作技術指導,把趙回上村作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示范村打造;依托尋甸縣七星鎮的魯口哨村綠色生態資源和鄉村農耕文化,高田魯口哨推行“彩色水稻”“紅煙區”和“油菜花”輪作模式,培育鄉村“全季游”;深入開展村莊人居環境提升工程,同步引導和培育村民創新創業意識,大力發展農家樂、農特產、民宿等產業。2022年魯口哨村通過紅色驛站、文創商店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10萬元,50畝稻谷、稻花魚養殖增收13萬元,周邊群眾通過餐飲服務、企業用工等拓寬增收渠道,形成“集體經濟有來源、群眾增收有保障、企業投資有信心”的共贏局面。

把穩“統籌”之鑰,下好集體經濟發展全盤棋

為進一步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七星鎮一改過去各村委會各自為戰的發展局面,將7個村委會統一到鎮黨委層面統籌謀劃,形成鎮黨委牽頭,各村黨總支籌謀,多村聯建的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申請“必寨云嶺牛養殖場”“光伏發電”等大型村集體經濟項目,多村參與,共籌資金,按入股比例分紅。自2020以來,七星鎮進行小集鎮改造項目,陸續建成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將七星小集鎮上的商鋪、停車場等交由各村經營,每年的租金收入也計入村集體經濟收入,將養殖合作社、農用機械出租、光伏發電項目等安排到其他村集體經濟發展緩慢村,逐步縮小各村集體經濟差距,推動村集體全面持續發展,截至今年,全鎮各村集體經濟均超10萬元。

云南網通訊員潘慧芬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