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青島GDP“連跳兩級” 制造業“含科量”創新高

時間:2022-01-28 14:58:24    來源:大眾報業·風口財經    

活力:195萬戶市場主體激活“財富密碼”

不僅產業創新氛圍濃厚,青島 GDP增量創出歷史新高背后,更有195萬市場主體堅持創新為魂、不斷突破,朝著高質量發展目標勇毅前行的澎湃動力。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青島市實有市場主體1953499戶,同比增長8.23%,市場主體數量繼續穩居山東省第1位。其中,民營市場主體1919047戶,同比增長8.36%,占比98.24%。

2021年,對于青島來說,不僅民營市場主體繼續保持逆勢增長,打破了北方民營經濟發展不足的刻板印象,作為北方城市唯一入選的全國首批民營經濟示范創建城市,青島民營經濟的“賺錢能力”更是肉眼可見。

統計顯示,2021年1-11月份,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041.0億元,同比增長42.1%,兩年均增長24.2%。32個大類行業中有29個行業同比實現增長,14個行業增速在20.0%以上。重點服務業領域表現活躍,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5%,兩年均增長18.0%。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研究和試驗發展、專業技術服務業等行業發展提速,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9.9%、46.0%、44.7%。規模以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支撐作用顯著,1-11月份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0.5%,對規模以上服務業增長貢獻率達74.8%。批發業高位運行,2021年限額以上批發業銷售額達到1.5萬億元,同比增長50.0%,兩年均增長37.9%。

市場主體,特別是民營市場主體的日漸活躍,不僅事關城市經濟增長,更為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就業崗位不斷增加等民生福祉帶來了更多期待與可能。 統計顯示,2021年,青島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223元,同比增長8.6%,兩年均增長6.2%。其中,作為納稅人通過經常生產經營活動而取得收益指標的經營凈收入增長,成為全市居民人均工資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等四大收入來源中增長最高的,達10.0%。

事實上,不久前召開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民營富市”目標和實施民營經濟壯大計劃的部署要求。2022年,青力爭新培育認定市級專精特新企業500家以上,培育評選青島“隱形冠軍”企業20家以上,省專精特新企業60家以上,新增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20家以上。力爭培育評選雛鷹企業300家以上,瞪羚企業20家以上,新增至少1家獨角獸企業。

在“新經濟”企業培育上,突出新模式、新業態產業鏈條,在“新經濟”領域中打造“雛鷹”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上市公司”中小企業“階梯式”培育成長賽道,制定青島市“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梯次培育工作措施,2022年力爭培育評選雛鷹企業300家以上,瞪羚企業20家以上,新增至少1家獨角獸企業。

亮點:“外貿大戶”全面開花

青島是外貿大市,同時也是開放高地,讓全球市場為我所用,幫助2021年青島外貿實現了量增質升。

數據顯示,2021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8498.4億元,連續5年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2.4%,占全省進出口總值比重29.0%。其中,出口4921.3億元,增長27%,較2019年增長44.3%;進口3577.1億元,增長40.7%,較2019年增長42.3%。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青島僅次于深圳、寧波、廣州和廈門,位居第5位,比2020年提升1位。

更為可貴的是,青島背靠國家戰略,外貿進出口發展呈現全面開花。2021年,青島對前三大貿易市場東盟、美國和歐盟分別進出口1353.7億元、998億元和988.7億元,分別增長43.1%、28.4%和19.1%,分別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15.9%、11.7%和11.6%。同期,青島對韓國、日本和巴西進出口分別增長34.8%、13.1%和20.9%。此外,青島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2640億元,增長44.8%,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31.1%;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3196.5億元,增長35.4%,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37.6%;對上合組織成員國進出口499.9億元,增長34.3%,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5.9%。

展望:青島投資有潛力、有動力

成績雖然顯著,但困難更須正視。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2021年,青島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1%,低于全國4.9%的增速。與此同時,整個世界經濟還正在走出低谷,不穩定、不確定、不衡的特點仍然比較突出。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年,也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的決戰之年,青島經濟如何行穩致遠、更上層樓?

“我們的投資仍然有潛力,投資仍然有動力。”劉岐濤介紹,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持續鞏固項目落地年成效,開展新都市建設、新基建突破等行動,要大力實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加快重大工程建設,加快建設公園城市,將一批民生項目列入到計劃,促進了開工建設,這些方面新的投資都會拉動2022年投資的增長。

另一方面,聚焦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一大批重點投資項目也已經箭在弦上。例如,青島市委市政府1號文件已經發布了青島市2022年重點項目名單,416個重點項目總投資9282.1億元。其中,重點建設項目300個,總投資6395.6億元;重點準備項目116個,總投資2886.5億元。“這不是一年要投的,有這么多大項目,說明我們大項目有依托的,重點項目也是整個投資當中的中堅力量。”劉岐濤表示,從投資增長來看,青島通過確定要素要跟著項目走的工作機制,優化項目審批流程,強化項目用地、用水、用電及人才、財政、金融等方面的重要保證,這些都可以使投資得到有力保障。

有理由相信,2022年,聚焦有效需求牽引、實體經濟振興、新舊動能轉換,踔厲奮發、篤行不怠,青島加快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的步伐必將繼續闊步向前。(風口財經記者 王好)

關鍵詞: 今非昔比 經濟發展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