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富民縣立足實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九項行動支撐農民持續增收

時間:2022-02-01 10:46:01    來源:云南網    

打造三旅融合產業

豐收的喜悅

黨建引領激發內生動力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2021年5月,富民縣制定出臺了《富民縣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五年行動實施意見》,實施意見具體劃分了九個行動方案,稱為“九化富民”行動。

“九化富民”行動即支撐農民持續增收的九個具體行動,包含農村承包土地連片化流轉,技能職業化培訓,農村集體資產整合化經營、農產品集采化提效,農光互補化賦能,特色林果精深化加工,農旅、文旅、康旅“三旅”融合化發展、農產品品牌區域化打造、農業經營組織化9個方面。

為確保“九化富民”行動計劃落地落實,富民縣委研究出臺了《富民縣黨建引領“九化行動”項目實施方案》,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宣傳、凝聚、服務”職能和農村黨員“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雙帶作用,以黨建項目化管理方式,強化項目申報、孵化、培育、評審。目前,申報實施選樹類項目14個、培育類項目14個、儲備類項目15個。

“九化富民”行動開展以來,全縣共連片化流轉土地5801畝、資產整合化實施村集體項目21個、特色農產品集采化合作試點試驗在全省推廣、“三旅”融合化發展創建省級旅游名村3個、打造農產品品牌化2個、培育組織化家庭農場58家。

拓寬農產品集采化營銷渠道

富民縣赤鷲鎮玉屏村委會村民華忠保,是“九化富民”行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之一。

過去,華忠保家種植有玉米20畝、櫻桃12畝,靠著自銷年收入雖然有5萬元左右,但自銷的方式既愁種又愁銷,成本大、收入不穩定。2021年,華忠保將20畝玉米改種為紅薯,種植品種改變了,銷售渠道也悄然發生變化。“現在有人幫我們賣紅薯了,只要拉到供銷合作社就能變成錢,降低了銷售成本。去年我家的年收入超過了8萬元。”華忠保說。

在“九化富民”行動中,赤鷲鎮黨委、政府以赤鷲綜合供銷合作社為平臺,為當地農民搭建統一銷售平臺,并通過互聯網銷售平臺,將楊梅、櫻桃、李子、板栗、冬桃、獼猴桃、紅薯等特色農產品推薦給消費者。同時,積極爭取124萬元資金,做好農產品初加工工廠項目,打造“薯留香”品牌,進一步提升品牌附加值。

行動中,富民加快農產品集采化基地建設,拓展農產品集采化營銷渠道,加快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推進富民農產品集采化提效,切實解決全縣農民農產品散小弱、缺品牌、缺標準、銷路不暢等問題。目前,完成種植、養殖類農產品集采化供應基地建設21個;進入昆明主城區生鮮超市1個單品5個,在昆明主城農貿市場,建立1個富民特色農產品專區;爭取2021年中央服務業發展資金(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補助1000萬元,建設農村電子商務網點2個;組建富民縣農產品集采化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注冊資金500萬元。

培育新型農民助力增收

與赤鷲鎮的華忠保相似,58歲的羅免鎮麻地村村民呂自榮也享受了“九化富民”行動帶來的好處。

呂自榮家原先種植烤煙、包谷等農作物,一年家里總收入4萬元。現在,在合作社學習和掌握了水果種植技術的呂自榮,在合作社打工賺錢,自己一個人一年就有4萬元的收入。

呂自榮打工的富民沃蘋種植專業合作社是羅免鎮當地規模較大的合作社之一,有千畝高原蘋果現代化示范基地。合作社負責人沈國兵介紹,目前合作社共分有6個片區,種植面積1000余畝,這些土地都是從當地農民手中流轉而來,農民不僅每年能收到租金,還可以在基地內打工賺錢。目前,基地掛果800余畝,早熟、中熟、晚熟蘋果加起來有1000噸,銷售額突破1200萬元。

除了規模大、連片種植,具備職業技能培訓資格是“富民沃蘋種植專業合作社”最大的特點。為了鼓勵農民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合作社把學校建在了基地上,對農民進行水果種植技術培訓。

羅免鎮副鎮長張峻愷說,富民沃蘋種植專業合作社就是“九化富民”行動很好的案例。農村承包土地連片化流轉、技能職業化培訓、農產品集采化、品牌區域化打造等,增加了農民收入,培養了新型農民,擴大了村集體經濟,積極促進了企業的品牌化發展。

富民圍繞提高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就業能力、創業能力、綜合素質、村組干部履職能力,切實抓好技能職業化培訓。目前,全縣累計開展農民技能職業化培訓15307人,完成目標任務6000人的255%。

打造叫得響的現代農業品牌

正在規劃建設的富民縣大營街道束刻片區三旅融合項目,備受期待和關注。該項目3000畝集采化基地一旦建成,將成為富民縣農業發展的新名片,這也是“九化富民”行動的項目之一。

據了解,依托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支農支小”金融政策,大營街道聯合富民縣產投公司計劃在束刻村委會片區流轉土地3000畝,打造集農旅、文旅、康旅產業為一體的基地。有關調研報告顯示,基地涉及的5個自然村小組,干部意見很統一,群眾積極性很高。目前,該項目正在進行融資貸款資料準備、前期土地流轉、土地平整、路網、水網等基礎設施建設。

束刻片區三旅融合項目一期重點發展農旅,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建設農產品集采化生產基地,以富民鮮食農產品生產為特色,對接昆明生鮮超市、線上電商平臺、企業單位配送等,打造富民的生鮮品牌。同時,在黨建引領下,束刻村黨總支成立用工合作社,以黨組織+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實現農戶變身產業工人,他們既有土地流轉的收益,也有務工的收益。

此外,富民縣大力發展觀光采摘游,壯大農家樂和民宿經濟,推進人文歷史游,打造康養旅游綜合體。引入漢華天馬山休閑旅游健康養老項目,建成精品民宿5個,半山耕云、南西橋等被命名為省級旅游名村。2021年以來共接待游客184萬人、收入4.2億元,分別占年度任務265萬人次、旅游營業收入5.8億元的69%、72%。

云南網記者 熊明

關鍵詞: 富民縣 農民 持續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