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黃山:到2025年 力爭農業勞動生產率超6萬元/人

時間:2022-03-08 09:42:14    來源:黃山日報    

近日,我市印發《科技強農機械強農促進農民增收行動方案(2022—2025年)》。《方案》提出,到2025年,力爭農業勞動生產率超6萬元/人、農業畝均產出率超1.1萬元/畝,基本達到長三角平均水平;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7.5%;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3%以上;農民收入增幅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絕對值繼續保持全省前列。

在科技強農方面,我市將重點實施農業“四新”科技成果轉化行動、現代特色種業發展行動、種養業提質增效行動、農業全產業鏈建設行動、農業綠色循環發展行動、數字賦農行動等六項行動。包括選派科技特派員300名左右,每年培訓高素質農民1000人次。新收集保存各類農業種質資源100份,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6%以上。建成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40個。打造全國首個全域茶葉無農殘城市。建設數字農業工廠10個、數字農業應用場景55個,培育農村電商人才1000人等。

在機械強農方面,我市將實施特色農機裝備生產企業育引行動、農機研制補短板行動、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農機社會化服務提升行動、農業“標準地”改革行動、農產品倉儲冷鏈設施建設行動等六項行動。包括梳理編制先進、適用、好用的農機具研制清單12種以上,持續拓展農機購置補貼產品,把適用于丘陵山區的作業設備納入補貼范圍。新增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16個,培訓農機合作社理事長60名、農機手2000名。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建5萬畝、改造提升14萬畝。

面向長三角市場需求,形成長三角3小時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圈。新增冷藏保鮮設施150個,庫容4.5萬立方米等。

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方案》提出,我市將實施春風就業行動,推進工資性收入翻番。實施農村居民本地就業“121”計劃,充分發揮鄉村公益性崗位兜底性就業保障作用,全市農民工資性收入力爭翻一番,由2020年的7024元增加到2025年的14000元左右,年均增長14.8%。實施改革富民行動,推進財產性收入翻番。實施“三變”改革的村達到95%以上。全市農民財產性收入力爭翻一番。實施六業千億行動,提升農民經營性收入。做強徽茶產業,做優中藥產業,做特養殖產業,做精林特產業。做美農旅鄉愁產業,打造不同場景“新安山居圖”,建成省特色旅游名縣2個、名鎮25個、名村50個、休閑旅游示范點100個。做活數字鄉村產業,到2025年全市農產品網絡銷售額力爭達到50億元。實施強農惠農行動,提升農民轉移性收入。逐步提高“8+1”綜合救助標準,超過全省平均水平。每年開展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1萬人次以上。

《方案》還就加強組織領導、“雙招雙引”、用地保障、資金支持、考核督導等保障措施作出具體要求。

關鍵詞: 行動方案 科技強農 機械強農 農民增收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