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青島新型城鎮化發展換擋提質 將全面放開放寬城鎮落戶限制

時間:2022-04-02 14:21:59    來源:青島日報    

提升青島作為中心城市的承載力和輻射力

城市群和都市圈是新型城鎮化的主體形態。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經濟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態勢從未像今天這樣明顯。

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的《經濟社會發展統計圖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況》顯示,根據2020年“七人普”的數據,青島76.34%的城鎮化率僅位列全國第35位。作為衡量城鎮化的核心指標,這意味著青島作為中心城市的承載力和輻射力還不夠強,要素資源的配置效率還有待提升。

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部署2022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時提出,要依托城市群和都市圈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特別是抓好超大特大城市和縣城這“一大一小”的發展。提升青島作為中心城市的能級,《通知》勾勒了優化城鎮化空間布局、培育發展青島都市圈的藍圖。

青島將構建濟青陸海發展主軸、青威日沿海發展軸、青綜合發展軸,打造青濰臨港臨空產業帶、青日海洋經濟帶、青威先進制造產業帶,推進青島、濰坊、日照和臺海陽、萊陽、乳山等率先同城化發展。

以毗鄰區域融合增強都市圈輻射力,青島將支持萊西—萊陽一體化發展先行區、膠州—高密臨空臨港協作區、度—昌邑—萊州綠色化工聯動區、黃島—五蓮臨港產業聯動區、海陽—萊陽—即墨海洋產業聯動區等區域融合發展。加快推進青島中心城區與海陽等周邊地區市域(郊)鐵路通達。聯動共建土地資源、科技成果、知識產權、節能減排等同城化交易臺。

“環灣引領、組團布局、藍綠交融、網絡支撐”,《通知》進一步明確了青島優化城市發展布局的方向:東部區域,強化總部經濟、現代金融、科技創新、商務服務、人文交流等功能,加快市南、市北、李滄、嶗山內涵式發展;西海岸新區,發揮多臺疊加優勢,強化航運貿易、臨港經濟、先進制造、文化創意等功能,全面展現國家級新區特色風采;北部區域,強化物流貿易、臨空經濟、科技孵化、國際會展等功能,引導先進制造業有序向北集聚成群,增強城陽、即墨、膠州的產業和人口承載力;推動度、萊西建設綜合節點城市,形成協同發展新格局。

具有深厚發展潛力的縣域和新市鎮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深度挖潛,青島提出一系列向縣域導入金融、基礎設施等優質資源,引導縣域特色經濟發展以及做優做強新市鎮節點的系列措施,將重點建設李哥莊、姜山、南墅、南村、新河、店埠等特色化發展的新市鎮,對納入省級清單的8個特色小鎮加強監測監管。

優化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建設,青島還提出推進“94521”工程,重點建設16個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按照省政府統一部署開工建設青島至京滬高鐵輔助通道鐵路,加快濰鐵路、萊榮鐵路建設。推進濟青高速公路中線(濰坊至青島段)、明董高速公路、青蘭高速公路(雙埠至河套段)改擴建工程,開工建設藍谷至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快速通道。加快7條在建地鐵線路建設,力爭2022年底實現4號線空載試運行。新開工4條地鐵線路。

加快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向鄉村覆蓋

推進新型城鎮化,既要優化城市發展理念,建設宜居宜業城市,打造人民高品質生活的空間,也要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差距,在促進城鄉要素雙向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方面,下大氣力改革探索。

根據《通知》,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建設,提升城市治理水。今年,青島提出了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完善市政公用設施、健全便民服務設施、完善城市住房保障體系、推進城市更新改造、增強防災減災能力、提高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智慧城市、建設綠色低碳城市、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加強城市空間治理和基層社會治理等12項要點任務。

促更新。青島將在今年推進13個城鎮排水管網及污水處理廠項目建設,確保雨污合流管網“清零”。新建天然氣管網200公里,改造老舊供熱、燃氣管網60公里?;就瓿?18個老舊小區改造,惠及居民9.2萬戶。重點打造10處微更新示范片區,實施城市空間微更新項目80個。

強保障。青島將完善以公租房、保障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開工建設公租房1000套,為1萬戶居民發放公租房租賃補貼;通過建設等方式籌集保障租賃住房4.5萬套(間)、共有產權住房(產權型人才住房)2萬套。探索建立宅基地使用權與城鎮住房保障體系銜接機制,將戶籍在農村但無宅基地的人員納入城鎮住房保障體系。

補短板。青島將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70所;建設4個城市醫聯體、18個縣域醫共體,增加8000個以上托位。完成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智能化改造和200個經營停車場聯網共享,開展住宅小區停車開放共享試點。探索社區綜合服務設施“一點多用”,統籌設立幼兒園、托育點、養老服務站、體育健身設施、微型消防站、維修點、食堂和公共閱讀空間,建設社區醫院,發展社區商業,建設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增加非機動車停放設施。加快建設充電樁,優化公共充換電設施建設布局。

強治理。青島提出推進全市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建設,加強規劃實施全過程監管。劃定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統籌農業、生態、城鎮空間。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管控要求,探索青島“三線一單”減污降碳協同推動的技術路徑、管理模式和應用模式;最大化在城區建設口袋公園、街心綠地、慢行系統等公共空間。規劃建設公園城市。推進行業部門網格融合發展,健全“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等機制。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承擔著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先行先試任務的青島將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促進城鄉產業協同發展,支持即墨、度、萊西探索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有償退出,探索農民“三權”市場化退出機制和配套政策。(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楊光)

關鍵詞: 青島新型城鎮化發展 換擋提質 城鎮落戶限制 農業轉移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