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今日頭條 > 正文

濟南發布家庭教育指導綱要 家校社會合力育人有章可循

時間:2018-11-08 10:29:51    來源:大眾日報    

11月1日,濟南市教育局、市財政局正式發布《濟南市中小學(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指導綱要》)。這是濟南市實效推進家庭教育指導的制度創新,也是當地促進家庭教育服務均等化的戰略舉措,標志著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新型家庭教育指導全面鋪開,為濟南市辦好有溫度的教育開啟了新征程。

“這有利于統籌家庭教育的社會支持資源,進一步凝聚家校社會的育人合力。”業內有專家指出,《指導綱要》的出臺不是給予,而是“引出、喚醒和激活”。從統籌全市家庭教育指導、調適家校關系、優化家校溝通、家長科學育兒等方面,實現了有章可循、有據可查、有規可遵。

“要引導3至6歲的幼兒家長在生活中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既能夠歡快地玩耍,也能夠安靜地閱讀,要指導家長鼓勵幼兒以開放的心態展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給幼兒面對挫折的鍛煉機會,想出應對挫折的辦法;要指導6至12歲兒童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公益勞動以及簡單的生產勞動,培養兒童熱愛勞動,體驗勞動的樂趣,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要指導家長重視自身的率先垂范作用,自覺抵制不誠信行為,在家庭生活中教育兒童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缺點;要幫助12至15歲青少年了解青春期生理衛生知識,引導青少年認識、適應及接納自己生理和心理的變化,教會青少年自我保護的方式方法,指導家長針對青春期出現的情緒戲劇化、叛逆極端化、自我意識高漲、要求獨立等心理特點調整教育的方式方法;要指導15至18歲青少年的家長,尊重青少年對自身的未來規劃與發展意愿,為青少年選擇志愿提供參考意見,并協助其做好職業規劃……”

在“家庭教育以生活教育為基礎”“以人格培養和道德養成為核心”“以促進家庭成員全面健康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理念下,《指導綱要》詳盡地闡述了3至6歲、6至12歲、12至15歲以及15至18歲4個年齡階段兒童少年身心發展特點、家庭教育重點及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品德培養等方面的內容,指導方法類別鮮明,系統而立體,旨在普及家庭教育知識,幫助父母掌握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整體水平,引導父母挖掘家庭自身成長和發展動力,促進家庭、學校及社區共同發展,形成教育合力。

山東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張景煥參與了此次《指導綱要》的編制,圍繞上述內容,她作了進一步解讀。“《指導綱要》明確,將家庭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延伸是錯誤的觀念,應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目標相區分,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核心重點應不同,家庭教育要重視孩子人格的養成。而對于學校教育以及學生學習等相關內容,家庭教育要做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配合。我們不主張將家庭作為學校的第二課堂,對學校知識進行再一次重復的學習。總之,家庭教育,唯有用心,才可以培養出具有特色、對生命意義有追求的個體。”

“這種內容設計的創新點還在于,回應家庭教育指導現代化需要,即從關注兒童個體成長轉型到家校攜手共進,從關注學業表現到重建家教家風,讓新型家庭教育指導不僅成為助推兒童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成為推進家庭和諧發展的重要實踐。”濟南市教育局副局長王紘介紹,2017年6月以來,市教育局組織專業人員對全市11.14萬中小學(幼兒園)家長開展了“家庭教育現狀及需求問卷調查”,對區縣教育行政部門開展了“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情況調查”。“調查中我們發現,家庭教育中舊的觀念和不科學的做法依然存在,茫然失措、不得法的情況屢見不鮮。教育主管部門亟須探索新形勢下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新規律、新機制、新對策,廣大家長也呼喚一部相對權威的、科學的、地域性的、面向中小學家庭教育的指導大綱。在對兩項調查結果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我們聯合山東師范大學等駐濟高校專家團隊合力編制完成該《指導綱要》。”

此次編制還在著力建立以區縣為主、以學校為本的“調控、自主、共治”三結合推進機制,夯實監護聯盟,并聚焦調整機制公益化、隊伍建設專業化、指導模式多樣化,建立家庭教育協同推進機制,建設完善覆蓋城鄉的三級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多渠道滿足家長接受指導、咨詢、互動、交流的需要。據悉,為保障該《指導綱要》的全面實施,濟南市將建立中小學校(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中心,設立家庭教育總協調員,將家庭教育工作納入教育行政干部、校長(園長)和教師的年度培訓計劃,加快建立一支由教師、專家學者、優秀家長、社會機構專業人員共同參與的專兼結合的家庭教育骨干隊伍,完善覆蓋城鄉的三級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構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立體化平臺,充分利用網絡、報紙等媒體普及家庭教育知識,在各級教育信息網、學校網站、公眾號設立家庭教育專欄,為家長提供家庭教育在線課程,多渠道滿足家長接受指導、咨詢、互動、交流的需要。“下一步,我們將以《指導綱要》出臺為契機,適應家庭教育多樣化特色化發展要求,把‘跟跑’和‘領跑’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定好位、謀出路、抓特色、創品牌,走好‘內涵式、精細化’發展路子,讓優勢更優,品牌壯大。”王紘說。□ 記者田可新 實習生溫佳琪 本報通訊員 王廓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