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今日頭條 > 正文

美麗青島建設進入快車道!青島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時間:2022-04-18 16:14:06    來源:青島日報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成效顯著。深化生態環保領域改革,以改革促發展,以創新求突破。在全省率先完成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條塊結合、權責明確的環境保護管理體制。構建嚴格的環境保護監管及責任追究等機制,實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大力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較好破解“企業污染、群眾受損、政府買單”困局。在全市范圍實施環境空氣質量、地表水環境質量生態補償機制,以“誰改善、誰受益,誰污染、誰付費”“達標是義務、超標要賠付、改善可獲償”激發區(市)政府抓環境治理工作積極性。全面實施排污許可證管理制度,全市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實現全覆蓋。創新環境信用評價和監管機制,常態化落實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推進實施“互聯網+”環境執法,執法精準性和科學性不斷提高。

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推進。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的引導、優化和促進作用,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發展成效逐步顯現。加強國土空間環境分區管控,建立了“1+146+63”生態環境準入清單體系,即墨熱鍍鋅產業布局優化案例在全國推廣。實施“四減四增”、協同減污降碳,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降低,2020年萬元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15年累計下降27%,能耗強度下降21.5%。在全國率先印發適應氣候變化城市規劃,打造首個“零碳”社區。生態示范創建引領綠色發展,西海岸新區、膠州市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萊西市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青島獲批全國首個“綠色城市”建設試點,入選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

今后五年——

縱深推進“藍天、碧水、凈土”攻堅戰

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全力抓好十個方面重點工作,其中一項就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美麗青島”。具體而言,有序推進“雙碳”任務落實;制定實施碳達峰工作方案,推進能源綠色轉型;提升生態環境品質;縱深推進“藍天、碧水、凈土”攻堅戰;實施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培育行動,構建綠色能源體系等,為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指明方向、劃出重點。

堅定不移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強化從根源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協同推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開展新一輪“四減四增”三年行動,深入調整產業結構,健全以生態、循環、低碳、高效為特征的綠色經濟發展體系;深入調整能源結構,壓減煤炭消費總量,實施終端用能清潔化替代;深入調整交通運輸結構,逐步推動形成大宗貨物和集裝箱中長距離運輸以鐵路和水路運輸為主的格局;深入調整農業投入結構,推進綠色農業生產,提高農業農村生產生活有機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水平。推進加快制定我市碳達峰工作方案,開展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碳達峰專項行動。在西海岸新區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嚴把“兩高”項目準入關口,嚴格落實產能、煤耗、能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五個減量替代”。

堅定不移開展污染防治行動,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把握新發展階段生態環境特點,延伸深度、拓寬廣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讓藍天白云、綠水青山成為常態。協同治理打好藍天保衛戰,以持續降低污染物濃度為目標,強化重點區域、行業和時段污染物防治,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減排,遏制臭氧濃度上升趨勢,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三水統籌”打好碧水保衛戰,污染減排和生態擴容兩手發力,“一河一策”精準施治,確保全市水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優Ⅲ水體比例穩步提升,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持全部達標。強化陸岸海協同治理,開展美麗海灣保護和建設,推動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系統防治打好凈土保衛戰,開展全國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建設,在土壤污染源頭預防、風險管控與修復、監管能力建設等方面探索創新適合我市實際的土壤污染防治模式,提升全市土壤污染防治水平;強化土壤污染源頭預防,嚴格建設用地環境準入,保障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

堅定不移建設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全面提升環境治理能力。堅持多元共治,深入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大環保”格局。完善市縣(區)兩級生態環境委員會工作機制,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將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作為責任底線。實施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落實長效機制,健全督察整改落實組織推動和責任體系。完善生態環境保護與公安等部門及檢察院、法院并聯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強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推動行政處罰、刑事司法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有效銜接,探索多元化生態補償。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體系。完善生態環境風險和應急管理體系,筑牢環境安全底線。

隊伍建設——

全方位打造“青島特色”生態環保鐵軍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隊伍力量是基礎。近年來,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從頂層設計、黨的建設、隊伍融合、干部選育、運行保障等全方位、多維度入手,全面推進干部隊伍建設各項工作,打造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生態環保鐵軍,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隊伍支撐。

找準改革發展“突破口”,做好頂層設計文章。我市積極搶抓垂改、機構改革、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事業單位改革的有利契機,統籌謀劃,整體推進,通過一體化推進垂改和機構改革、全面優化夯實環境執法力量、整體重塑升級全局事業單位,干部隊伍機構體制進一步理順。

把牢思想政治“總開關”,做好黨的建設文章。不管是垂直管理,還是屬地管理,黨的領導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制定出臺了《黨建雙重管理意見工作指引》,明確了地方黨委與市局黨組對各分局黨組黨建工作管轄事項,厘清管理權限,明確責任邊界,實現同向發力、同步共振、同題共答,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推進、向基層延伸。

堅持干部工作“一盤棋”,做好隊伍融合文章。垂直管理單位往往容易出現干部流動不暢、人垂心不垂、基層力量得不到有效補充等問題。我市堅持干部工作“一盤棋”,全面打通系統內外、市局與分局、分局之間的干部交流渠道,不斷放大坐標招引人才,推進干部隊伍大融合、大交流、大發展。

樹起實干擔當“風向標”,做好干部選育文章。生態環境保護事業要持續健康發展,關鍵靠人,靠干部,歸根到底要靠選拔培養一批又一批優秀干部薪火相傳、接續奮斗。市生態環境局始終堅持黨管干部、事業為上、選賢任能,努力提升選育干部的精準化科學化水平,推動干部工作發力更準、用力更實。

匯聚干事創業“新動能”,做好運行保障文章。從外部環境看,生態環保工作面廣量大,不能僅靠生態環境部門一家單打獨斗,需要各職能部門、各區市履職盡責、協同發力;從內部運行看,垂改后生態環境系統所屬單位多、管理分散、人員復雜,容易發生運行體制不順等問題。堅持內部、外部同時發力,健全完善體制機制,深入開展流程再造,著力構建職責明確、權責統一、運轉高效、充滿活力的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

當前,生態環境保護新征程全面開啟,全市生態環境保護系統將凝心聚力,乘勢而上,繼續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前進,加速生態環境系統干部隊伍融合,加緊完善運行管理體制機制,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注入活力和動力。

(吳帥張寧李翔王榮張建峰)

關鍵詞: 美麗青島建設 經濟社會綠色轉型 生態文明建設 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