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今日頭條 > 正文

【聚焦高考】考前3天這樣做 調出最佳狀態

時間:2019-06-03 22:14:10    來源:河北日報    

高考即將開始,每位考生都希望考出自己的實力、考出好的成績,要實現這一目標,除了扎實的功底外,充分做好生理、心理準備必不可少。為此,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中學心理教師等紛紛為廣大考生支招。

生物鐘校準高考時間

相當一部分同學都有這樣的感覺,幾天不做數學題后再考試,審題遲疑緩慢,入手不順,運算不暢且易出錯。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考前應適量練習,保持活力。“建議考生每天必須堅持做適量的練習,特別是重點和熱點題型,保持思維的靈活和思路暢通。做題時,尤其是做綜合卷時要限時完成,否則容易養成做題拖拉的毛病,臨場時缺少思維激情,控制不好時間,發揮不出應有水平。”

在作息安排上,考生要注意防止兩個極端的做法:一是徹底放松,破壞了長期形成的生物鐘,會適得其反;另外就是挑燈夜戰,加班加點,導致考前極度疲勞,臨場打不起精神。“考生休息調整是必要的,但是必須微調,特別要把興奮狀態逐步調整到上午9時至11時30分,下午3時至5時。”這位負責人說。

此外,高考前還要注意飲食的科學性和規律性,不能大吃大喝,飲食宜清淡又要均衡全面,每天要攝入足夠的淀粉食物,保證用腦的需要。

正視焦慮,保持平常心

高考不僅是知識的比賽和智力的競爭,也是思維品質的考查和心理素質的較量。針對學生反映集中的考前焦慮,石家莊市第四十二中學心理教師郜廣存為大家寬心,“適度焦慮有利于成績發揮。”

“學生和家長首先要認識到焦慮存在的合理性,再用一些放松訓練去緩解焦慮。”郜廣存舉例說,比如高焦慮情境下,可以寫下與考試有關的焦慮情緒和想法,同家長和老師交流,既可以分析焦慮出現的因素,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宣泄情緒。

郜廣存說,孩子的傾訴,也是在宣泄情緒,家長要多傾聽孩子的表達,接納孩子的消極情緒,加以適當的回應。“但是,如果感覺自己的建議不能幫到孩子或對孩子的幫助不大,家長可以選擇不說。”

同時,家長還要保持平常心。考前只有3天,考生的成績不會有太大波動,家長應從孩子實際情況出發,不過高期待孩子成績。對高考保持一個正常的關注態度。“對于成績,不要強調結果,要注重引導孩子關注當下奮斗的過程。”郜廣存特別建議,在考前最后一天,在家住宿的考生收拾好考試所需物品之后,家長可以私下對照清單再次檢查,如有遺漏,不必告知,補齊即可。(記者馬利 見習記者張曉蓉)

關鍵詞: 高考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