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今日頭條 > 正文

進入“無縣時代” 山東多地爭相撤縣設市設區

時間:2021-06-03 14:07:46    來源:半島客戶端    

大城市已進入“無縣時代”

“撤縣設市設區”的城市也是越來越多,甚至已經成為了一股潮流。“縣”一詞其實在我國已經使用了2000多年了,如今“歷久不衰”的局面卻發生了巨變,因此很多人也都在猜測,難道“縣”真的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了嗎?

根據我國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全國共有1464個縣,855個市轄區。經過多年的變化,到2019年,我國的縣數量減少到了1323個,市轄區數量增加到965個。根據這一數據,10年取消了141個縣,增加了110個市轄區。這些縣似乎都被“改造”成了市轄區,并且這一數據還在不斷增加。

就以去年來說,僅2020年一年,我國就批準了9個地級市的“撤縣設區”,其中:邢臺市撤銷了2個縣、蕪湖市撤銷了2個縣、成都市撤銷了1個縣、六盤水市撤銷了1個縣、寶雞市撤銷1個縣、漳州市撤銷1個縣、三明市撤銷1個縣以及1個縣級市。

如果從我國的總體來看,一些超大、特大城市早已經進入了“無縣時代”,四大一線城市以及武漢、南京等新一線城市早已實現了“無縣化”。此外,一些大城市盡管仍管轄少量的縣,但也逐步向“無縣”狀態靠攏,縣的數量也在不斷減少。

膠州順利設區,將帶來啥?

城市行政區劃的調整正是需要以“大城框架”打破“小城思維”。

作為山東半島龍頭城市的青島,需要進一步加強自身帶動區域周邊協調發展的輻射能力,而有著上合示范區、臨空經濟示范區、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等多種戰略機遇疊加交匯的膠州是最好的“利器”。

于青島而言,膠州順利撤市劃區,一方面可以使得土地面積以及區域經濟發展空間增大。另一方面,實施區劃調整后,膠州可與中心城區融為一體,極大優化城市發展空間,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從外部來看,將有利于發揮青島在膠東經濟圈的輻射帶動作用,形成多元互補、協調聯動、合作共贏的新格局。

對于膠州來說,首先,撤市劃區后,基礎設施建設將納入市級統一規劃建設,可借力加快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有利于更好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

其次,市改區融入市區后,將獲得城市名聲、品牌效應延伸,吸引眾多的投資者和買房置地者。

最重要的是,作為城市新增長極,借此機遇,膠州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激發新舊動能轉換的潛力,實現區域價值的迅速提升。

綜合來看,撤市設區作為一種行政區劃調整方式,可以實現“集中力量辦大事”,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極強的引領作用。但在實際推進過程中,仍要避免惡競爭、以偏概全。

對于“撤縣設區”這一問題,專家也做出了解釋,“無縣市”化的目的也是為了擴大管轄空間,增加人口規模,在此之前,縣作為獨立的行政單位,區域經濟格局都是由縣域經濟主導的,這樣一來其實是不利于整個區域融合發展的。當一個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縣的存在就會對其整個地區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

因此,“撤縣設區”也是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城鎮化的發展,可以讓更多有潛力的城市更能施展拳腳,進一步擴容讓各地做大做強,并且這也是城市化發展過程中所需要的。演化至今, 撤縣已成為一些省會城市和地級市擴大管轄空間和增加人口規模的常規操作了。

專家介紹,撤縣設區后能壯大城市的市轄區,有助于區域中心城市做大,增強增長城市發展空間,增強區域的凝聚力、吸引力。對地級市來說,希望通過撤縣設區來擴權,吸收更多的資源;對縣市來說,則希望成為大城市的市轄區后,獲得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半島全媒體記者 殷紅艷)

關鍵詞: 無縣時代 撤縣設市設區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