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今日頭條 > 正文

標準化擦亮農業品牌 山東形成省級農產品品牌目錄

時間:2021-12-28 13:59:43    來源:大眾日報    

“濟南,山東省會城市,別稱泉城,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潺潺流淌的泉水孕育出了‘章丘大蔥’‘陰玫瑰’‘曲堤黃瓜’‘萊蕪黑豬’‘萊蕪姜’等一系列特色農產品。”

“青島,國際港口城市,依水而生、因地而豐、浴光而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出‘膠州大白菜’‘大澤山葡萄’‘馬家溝芹菜’‘黃島藍莓’‘嶗山茶’等一批優質農產品。”

“淄博,位于山東省中部,這里土質好,地勢高,光照強,晝夜溫差大,孕育出了‘沂源蘋果’‘高青黑牛’‘博山獼猴桃’‘新城細毛山藥’等農產品。”

……

從上海,到武漢,再澳門,山東省農業農村廳期走出去舉辦了多場山東農產品品牌推介會。在山東農產品品牌推介官的推介中,山東16市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及企業產品品牌一一呈現出來,讓與會嘉賓充分了解到山東有哪些好品、好品產自什么樣的好地方、好品為什么好,讓山東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持續擴大和提升。

山東,農耕歷史悠久、農業品類齊全、產業優勢突出,糧棉油、果菜茶、肉蛋奶、水產品,產量均居全國前列。年來,山東深入實施品牌強農戰略,推出了“齊魯靈秀地、品牌農產品”省級農產品整體品牌形象,建立了“省級整體品牌+區域公用品牌+企業產品品牌”的品牌運營體系,形成了山東全區域、全產業、全要素參與品牌塑造的合力。

標準化擦亮農業品牌

“放心吃吧,聊城產的!”如今,這一口號已深入人心,“聊·勝一籌”區域品牌也聲名鵲起。而這背后,是聊城市創新舉措推行標準化生產,為品牌發展筑牢基石。

聊城地處肥沃的黃河沖積原,擁有優越的自然條件,瓜菜菌年產量常年穩定在1300萬噸以上,每天直供京滬放心蔬菜200多萬斤,成功進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國家戰略臺。當地建立起覆蓋全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檢測體系和可追溯體系。創新實施農業首席質量官制度,全市農產品質量檢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省級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實現全覆蓋。全市“三品一標”累計達到1330個,認證基地面積501萬畝,綠色食品總量及新認證數量連續7年位居全國地級市首位。

有了品質保障,聊城市打響了“聊·勝一籌!”整體區域品牌。目前旗下已擁有112家授權企業,3個國家級、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個省級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31個省級知名農產品企業產品品牌。目前建立直采基地10余個,在北京、上海、粵港澳、濟南等建立直營店、形象店20余家,建立微信商城,在京東、淘寶等臺建立特產館,在北京覆蓋200多個商超、社區和大型機關單位。2020年,授權企業銷售額突破100億元,位居中國農產品區域品牌影響力第6名。

棗莊市是全國最大的馬鈴薯二季作產區、重要的石榴栽植基地和櫻桃栽植基地。具有地域特色的農產品有滕州馬鈴薯、嶧城石榴、山亭火櫻桃、店子長紅棗、劉村酥梨、嶧縣大棗、徐莊板栗、棗莊黑蓋豬、城頭豆制品、濤溝橋大米、微山湖系列湖產品、張汪板鴨等。據初步統計,具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品牌共有50多個。

當地積極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進一步修改、完善、提升現有各類農業生產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制定和完善農業投入品管理、產品分等分級、產地準出和質量溯源、儲藏運輸、包裝標識等方面的標準,建立既符合該市實際又與國家、國際標準接軌的農業標準體系。鼓勵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農業經營主體建設種植養殖標準化示范園區和基地,實施標準化生產。

同時,鼓勵和引導農業經營主體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認證。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和產品認證步伐,加快發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提高“三品”帶動能力,把農產品地理標志作為推動特色農業和區域優勢經濟發展的載體,積極組織申報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認證。建立“三品一標”農產品品牌目錄登記制度,形成梯次推進、爭創名優的競爭機制,對每年新認定的“三品一標”農產品給予一次獎勵。

品牌,以“品”為先。山東各地積極構建與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相適應的農業地方標準體系,2020年全省農業地方標準和技術規程達到2600項。同時,形成了覆蓋全省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庫40余萬家,各項監管數據6000余萬條,全面提升了農產品品質,讓農業品牌越擦越亮。

關鍵詞: 品牌強農戰略 山東省 農產品 品牌目錄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