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今日頭條 > 正文

青島就業市場迎高峰 畢業生成“香餑餑”

時間:2022-01-07 11:40:35    來源:青島日報    

研究生考試結束后,就業市場迎來2022屆畢業生求職“小高峰”。根據駐青高校的反饋,計算機類、自動化類、機械類、國際貿易類、物流類相關專業的畢業生格外“搶手”。通過采訪畢業生和用人單位,記者發現,“搶手”專業背后是企業旺盛的業務增長,而企業的業務發展變化又反映著“后疫情時代”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

畢業生成“香餑餑”

只投兩份簡歷就得到了滿意工作

期,青島大學學生就業中心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在面向2022屆畢業生提供的崗位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崗位供給數量最多,占比4%;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工程、軟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崗位供給數量緊隨其后,占比3%;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的崗位供給數量占比2%。該項調查基于的樣本是1517家企業、135104個崗位。在其他幾所駐青高校,情形也大致相似,記者從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山東外貿職業學院等多所駐青高校綜合了解到,計算機類、自動化類、機械類、國際貿易類、物流類相關專業的畢業生相對“搶手”。

學生的反饋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學校學生就業中心的統計。青島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軟件工程專業大四學生張德熙在擇業時總共投了兩份簡歷,然后就落實了工作去向,今年3月,他將入職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從事硬件的嵌入式開發工作。“感覺工作還是挺好找的,公司提供的薪酬待遇也符合我的預期,每月1.1萬元的基本工資加25%的績效,對剛入職場的應屆本科生來說還是不錯的。”張德熙告訴記者,他的同學當中,除去繼續深造、考公、考編的,其他明確選擇就業的同學絕大多數已經簽約了,工作地點基本在杭州、深圳、青島等城市;少數還未簽約的并不是因為不好找工作,而是還在篩選有沒有更好的崗位。

山東外貿職業學院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張麗梅在參加校園招聘會時,半小時內被主動求賢的外貿類企業要走了11份簡歷,其實在這之前,她已經通過線上招聘會或宣講會收到了30多家外貿企業的錄用意向書,基本上每一份簡歷投出去都能收到企業遞來的橄欖枝。“很明顯是我們在挑企業,有些同學甚至和老師請教,怎樣才能委婉地拒絕企業。”她說。

企業招聘忙

“搶人”比搶海運艙位還難

其實不止是青島,放眼全國,畢業生均起薪的增長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就業不難”。北京大學“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課題組日前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2021年博士、碩士、本科、專科的月起薪算術均值分別為14823元、10113元、5825元、3910元;中位數分別為15000元、9000元、5000元、3500元。各學歷層次畢業生的均收入均比疫情前的2019年有所增加,反映出就業質量不僅沒有下降,而且穩中有升。從學科門類看,工學、理學和交叉學科月均起薪位居前3名,分別為8341元、7909元和7838元。同時從就業落實率來看,工學和理學的落實率明顯更高,分別為83.6%和79.3%。這也與駐青高校反饋的就業“搶手”專業大致相符。

就業不難,而“搶人”難,這一點企業深有感觸。歌爾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經理李女士告訴記者,年來公司每年的校園招聘需求都在1000人以上,其中對高端研發、智能制造類人才需求較大,而人才供給量有限,很是“搶手”。“駐魯高校的供給只能滿足我們50%的招聘需求,我們每年都要到全國其他高校去招人。”她說。

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張彤告訴記者,今年公司校園招聘需求為200名左右的優秀應屆畢業生,比往年略有增長,所需的專業包括高分子、材料科學、機械設計、智能制造、財務管理、國際貿易等。為了支撐公司高質量發展,賽輪年來不斷強化對技術研發類、智能制造類、市場營銷類高潛人才的儲備和招募力度。

“搶人比搶艙位還難!”感慨人才搶手的還有青島涅普頓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的客戶經理姜香陸。這家國際海運企業期一直在駐青各大本專科高校招聘國際貿易、國際物流等相關專業畢業生,而且急需新員工上崗。“以前我們公司20多名員工在一個‘老破小’的場所辦公;現在為了招到更多人,專門搬到了一個‘高大上’的新地點。”她說。

關鍵詞: 青島市 就業市場 迎高峰 畢業生 簡歷 滿意工作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